作者:王琪141042
三月,寒冬仍然以不慌不忙的姿態、漫不經心的步伐在這座城市裡流蕩徘徊。漫步在行人寥寥的街上,天空灰蒙蒙的,密佈的雲層層疊疊地壓蓋在天空上,好似捂上了厚實的棉被,壓得人透不過氣來。連綿的細雨輕輕拍打在濕漉漉的地面上,空氣中瀰漫著潮濕的枯木腐朽的味道。林蔭小道上,偶爾路過的年輕人騎著單車,車輪輕輕碾過平鋪在路上的枯葉,發出清脆利落的“咔嚓”聲響。幾棵凋零的枯木矗立在路兩旁,姿態傲然挺立,好似瘦骨嶙峋的老人,向著炭灰色的蒼穹伸展滿佈皺紋的枝椏。我的心頭不禁為之一顫:生命終須經歷衰竭。驀地,那幾個觸目驚心的大字,以鬼魅的流動速度,細緻無聲地向我襲來——“中四生墮樓亡,開學至今16學生輕生”。
連日以來的自殺事件,或多或少都戳中我們這代人,內心中一直隱藏著的迷茫和悲哀,這樣的新聞使我難過。是怎樣的傷痛使這些年輕的嫩芽們還未生長,就已經自行扼殺希望?是怎樣的衝動和意氣,使他們不再恐懼死亡和未知,選擇了結生命?是怎樣的黑暗和絕望,使他們不再依戀世間上種種存在的美好事物?我並不知道。
結束生命的成因有很多,也許是外界和自身的期望過高,沉重的壓力使堡壘不堪負荷而崩塌;也許是不懂擁抱失敗,接納與黑暗共處的時刻;也許是內分泌而引起的抑鬱症,影響了人的認知和行為,而抑鬱症等心理疾病也和先天性遺傳和外界事件的刺激有關聯;也許只是沒有走出自己的心外,感受這個世界一直在等待他們的溫柔。
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認知看待這件事情。社會上人們閒言碎語,角度不一,七嘴八舌地拼湊出仿佛事實真相的模型。但是,人們遺忘了一個事實——每一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我們置身於自己的孤島,島嶼和島嶼之間本沒有陸地相連。現今的時代,人和人之間關係疏離,我們並不理解別人,也甚少被他人所理解。可笑的,是大多數隨口而出的批判,只怕是茶餘飯後的消遣娛樂。可怕的,是社會的輿論和聲音,掩蓋了事實的真相。
我們看見的只是一個人,卻不了解他或她的故事。在光影迷離,車水馬龍的城市裡,我們一時恍惚,仿佛忘卻置身於何地,為何置身於此。他或她臉上閃過的落寞神情,在歡騰的人群鬧聲中,流淌著悄然無息的寂寞。在這座城市裡,我們嚴謹地恪守自己與他人的空間和距離,各自蝸居於自己的領地互不侵擾。門“砰”一聲地關掉,誰也不知道誰是誰。
公平和正義是這座城市的價值追求,然而這座城市好像又缺失了點什麼,是人文關懷,還是人情味?是易地而處的同理心,還是重視文化的情懷?在商業化金錢至上的社會裡,在精英主義的時代當中,我們都需要尋回一些失落的、得不到重視的東西。如果缺失了這些元素,那會是多麼荒蕪冰冷的孤島?
島嶼,可因陸地而相連。即便人是獨立存在的孤島,卻可以因為愛和關懷,陪伴和擁抱的溫暖,鼓勵和理解的善意,一點一點地與其他島嶼建立起聯繫。
生命力本可如此頑強卻又無比脆弱,但希望因相信而存在。學習接納失敗,擁抱黑暗和失望的時刻。學習接納自己的脆弱,嘗試和他們成為朋友。畢竟,大多數人的生活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不斷地遭遇失敗和經歷成功,跌宕起伏才是人生的常態。春夏秋冬、生老病死就和白晝黑夜的流動更替一樣,只是轉眼間的事。人和事物不斷地在流動,生活如此,社會如此,世事萬物也是如此。時間的齒輪不斷地在轉動,一秒、一分、一月、一年,沒有一切會恆久不變。一切事物,皆會循環往復,生生不息。漫漫餘生,誰說你我不會再看見希望的微光呢?世間上總有各種美好的事物,仿佛為你而存在。它匿藏在生活的細微之處,等待著用心的人去發現。
一個月後,當我再走到林蔭小路時,一幕使我驚歎的畫面呈現在眼前:同是一排樹木整齊地陣列著,然而凋零的枝椏上卻冒出了細小鮮綠的嫩葉。蔥蘢的枝葉點綴著單薄挺拔的軀幹,一簇簇耀眼的綠,深淺明暗不一,有墨綠、嫩綠、碧綠、青綠、淡綠……土地混雜著野草和綠樹的腥鮮味,展示著躍躍而出的生命力。
是啊!生命雖脆弱,卻也可以如此旺盛,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