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議題

街頭佔領者 分身不暇反東北

07

【社會議題】城規會就新界東北發展,將進行為期五個月的聆聽會議,讓市民申述意見。土地正義聯盟成員區國權坦言,擔心有市民因參與佔領行動而未能出席,影響示威規模。而且會議將延續至明年二月,是一場持久戰,呼籲大家輪流到場申述。由此可見,佔領人士與反東北發展的人,部份同屬一伙,亦即是說,他們未必是受發展計劃影響的當地居民。現在於各區佔據街頭的集會人士,就被質疑,佔據行為並沒影響自己生活的社區,卻要求受影響的人犧牲,去作為成就自己「理想」的籌碼。同一群人,在佔中問題上要求大家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而在發展東北的問題上,卻因追求「較高層次」,窒礙社會的整體發展!
反對發展東北的人,所持理據主要是政府藉詞發展,增加房屋供應,實則以原址換地讓囤積農地的大地產商得益,以賤價成本興建豪宅,涉利益輸送,毀人家園,損本土農業之不顧。
整個新界東北發展區(即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為612公頃,可發展面積約300多公頃,其中約三成即90公頃用作房屋用地,以佔地比例計,公私營房屋約各佔一半;若以單位計,6萬個房屋單位供應中,六成即36,000個單位為公屋和居屋,而且租戶或買家必須為港人,其餘四成為私樓單位,這無疑是可紓解部份人的居住問題。至於被指為低密度的「豪宅」佔整個發展區面積0.2%。所謂低密度其實遠離主要交通基建,不及公營或中小型房屋方便。
有人建議何不發展粉嶺高球場,即使面積只有170公頃,政府亦已把它納入研究範圍,只是諮詢討論需時,暫未能替代發展東北的計劃。東北發展的主體工程最快要2018年才能啟動,2023年第一期才完成,難道還要大量急需解決居住問題的市民多等十年?

互聯網圖片
古洞北居石侯公祠(互聯網圖片)

以「損本土農業」為反發展的理據,亦站不住腳。現時本港約有2,400個農場,直接僱用農民和工人約4,400個,而2013年本地農作物生產總值2億5千6百萬元,而本地生產總值則20,222億元。即使不看數字,大家也心裏有數,有多少人仍願意務農為業?而事實上,是次計劃中,也預留了58公頃土地作農業用途,實質受影響的常耕農地只是28公頃,佔全港約5,000幾公頃(2012年)農地的約0.56%,可見發展計劃對本土農業的影響亦極為輕微。
再看香港現今的社會情況,年輕人縱使未有經濟能力自給自足之前,已追求自己的私人空間,那些空間也須不斷發展才能出現。人總應向前看向遠看,有不斷向上追求的動力,社會才會進步。為應付日益膨脹的人口,也為改善市民大眾的居住環境,發展新市鎮是必然的方向,沙田、將軍澳便是很好的例子。
不過,對初步估計約一千戶受影響的居民,應對其所作的犧牲予以合理補償,尤其一班長者,他們大半生都在那裡生活,守護着那片土地。應讓他們覺得仍可安享晚年,老有所依,而非「臨老唔過得世」。故政府已計劃2018 年搬遷300名長者,五年後才搬遷餘下約600名長者;而石仔嶺花園附近,會興建一座安老院舍,提供約1,100個宿位給合資格長者。
那些並非生活在當地,卻堅持不遷不拆的激進分子,不斷抗爭示威,這種行徑,對社會,對經濟,對民生,有害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