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敢批

最叻考試?

新聞敢批 2013-12-31
最叻考試?


主持:卓茗

【文字版】最叻考試?

有沒有想過考試是為了什麼? 根據今年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結果,在全球參與評核的65個國家當中,上海中學生的數學、閱讀同科學均排名第一,香港則數學排第三,閱讀及科學排第二,成績都不錯。PISA的結果反映,精於考試已成為中國學生的一大特色。

早在隋代,中國已經創立科舉制度,為朝廷選拔人才,而高中科舉、入仕為官亦成為萬千學子最崇高的理想。時移世易,現在封建制度已瓦解,科舉不復存在,但以考試作為評核學生知識的制度就流傳至今。

一試定生死,中國學生可能有很深切的體會。每年高考,數以百萬計的高中生,在一片「我要入一本(大學)」的沉重壓力下,度過他們中學最後一年。高考不但是學生的壓力,連家長都輾轉反側,夜夜為子女擔憂,期盼他們可以考入一間好大學。

不過考試是否能夠完全地反映一個人的知識和智慧? 今年北大在香港的招生面試中,有教授問學生這樣一條問題——數學和算術的分別。看似簡單的問題,實際是考驗學生臨場應變,以及邏輯思考能力。考試是一個評核知識的方式,但現在已演變成決定一個人前途的閘門。究竟社會需要的,是有思考能力的人,抑或一個個精於考試的機器?

撰文:卓茗

【小檔案】 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
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簡稱PISA﹞是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以下簡稱OECD﹞策劃,旨在評估接近完成基礎教育的十五歲學生。在每個國家或地區隨機抽樣選出4,500-10,000名學生參加測試。學生需以筆試形式完成試題,並需填寫一份有關個人背景及學習情況的問卷。 第一次PISA評估於2000年舉行,每三年舉行一次。評估主要分為三個領域:閱讀能力、數學能力及科學能力 ─ 三者組成一個評估循環核心。在每一個評核週期裡,三分二時間會用作對其中一個領域進行深入評估,如2000年,PISA以閱讀能力為主要評估領域;2003年則是數學能力;而2006年是科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