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新傳學生看樹仁編輯推介

文宇軒:增值令自己更有價值

有線寬頻較早前宣布因疫情架構重組,裁減約100名員工,有40人來自新聞部,當中涉及專責調查報道的《新聞刺針》、中國組丶港聞組等不同部門,之後有其他員工不滿公司未有合理解釋,決定集體辭職。

在無綫電視新聞部從事體育記者多年,並在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出任兼職導師的文宇軒表示,不清楚整件事的來龍去脈,但作為傳媒界其中一員,客觀去看只能說感到很震驚,因事情來得很快,其中一位被裁員工更是其好友,是一位自己十分欣賞的體育記者。

文宇軒表示,很欣賞幾位有線員工的說話,即「決定是他們做出來的,留低是需要繼續秉持,做好自己的崗位」。他認為有風度,因留職需要面對很多疑問,但你需要先做好自己的工作。他指自己的工作始終屬於體育範疇,體育從來不涉及政治,相信不會有寒蟬效應或壓力。他自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但最近傳媒界經歷很多事,反而覺得要增值自己,開拓多一點與體育有關的範疇,令自己變得更有價值。

他指出,裁員事件同時亦是一個警惕,並分享電影《寒戰》的一段對白:「每一個機構,每一個部門,甚至係每一個崗位,都有自己的遊戲規則,第一步是學會它,不過好多人還沒有走到這一步就已經死了。」他指出,無論身處明或暗的位置,第一步要做的是學會這個遊戲規則,到學會了之後,要懂得在這個遊戲中找出「線頭」。他解釋要把盡頭找出來,即最終要達成的職位或權力,就像日常買到的「線球」一樣,需要學會在這個「線球」裡犯規,在這複雜的環境中找出「頭」,就能保住性命。但他表示,有時遺憾當你很努力想去學習,卻有很多人與事會阻止你在傳媒界生存,原因並非能力不足,亦有可能是整體經濟或疫情令公司不濟,或坊間其他說法與看法,例如質疑報道有否涉及政治立場。

對於有線新聞部的王牌團隊,如中國組和《新聞刺針》,過往作品有良好口碑兼獲獎無數,但遭受裁員影響。文宇軒表示,本港的新聞節目未必會變得單一,因每個傳媒機構也有調查報道。他以無綫電視為例,當中亦有調查報道及中國組記者,相信不會因另一電視台發生事情而出現自我審查或任何變革。

當被問及以往在無綫做新聞有否受制肘,他指從來沒有,認為坊間一直對無綫有很多傳言及不實的指控。他說過往自己不能「出街」的報道都是因為自己寫錯,因上司找到錯處而需要即時抽起。他指出,完成一份稿件之後,需要先交給同事編輯,當中所謂的「改」並非外界所講「那麼誇張」,不是刪走「你的政治立場」,而是改正才能播出。他補充,在自己長期的體育記者生涯,記憶中沒有發生因內容涉及政治立場而不能播出街的情況。

文字軒(受訪者提供圖片)

採訪團隊:
陳皓怡、陳琬懿、池詠鍶、古樂兒、張希慧、計穎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