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李春】中國貪腐的焦點,最近從官場轉移到學界。中國有不少教授、學者,出手闊綽得很,但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正當的收入可觀,而是錢來有方,其中一個途徑,是騙取科研經費。
最新一批例子,中國教育部最新公佈,有四間大學的教師,騙取科研經費一千六百萬元人民幣,包括浙江大學教授陳英旭、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宋茂強、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李澎濤王新月夫婦、山東大學劉兆平,他們都是騙取、貪污、佔用科研經費數百萬元人民幣,分別被查處或已判刑。
集中公佈教授和教師的貪污腐敗案,是因為中國教育部正按要求,組織「直屬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情況第二批專項檢查」的行動。在這個行動之前的「動員部署會」上,當局先行公布這些「典型案例」,以求起到震攝作用。
而這些案例,是第一批「專項檢查」的成果。第一批「專項檢查」,是去年上半年進行的,當時面對四十五所教育部直屬的高等院校。這第二次,則面向三十所直屬高等院校。
中國的高等院校,除承擔教育大學生、研究生的任務外,還有「科研任務」,任務來自國家或中央部委。有任務就有經費,爭奪科研項目、拿到科研經費,是各大學和各大學的學者們,最有心思做的,也是爭奪最激烈的事。
長期以來,官場腐敗與學術腐敗結合,對科研課題和經費監管缺失,科研經費日益成為少數人的私人提款機。一些所謂精英鑽制度的漏洞,大肆侵佔科研經費,已經形成了一條「吃科研」的產業鏈。
近日中國社科界就盛傳,那位重提「階級鬥爭」的極左學閥,就是以各種課題名義,拿到八千萬元人民幣項目費,在推動極左路線重新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