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工程署及海關今日呼籲市民停用氣體煮食爐的「節能環」,以免發生一氧化碳中毒意外。最新一宗中毒個案當事人為一名70歲女子。
屯門醫院向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通報一宗一氧化碳中毒個案,事件中的70歲女子,於本月3日在家中使用氣體煮食爐後失去知覺,隨即被送往屯門醫院,其後轉送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接受治療。該名病人現時情況穩定,並已出院。
經機電署初步檢查後,涉事氣體煮食爐為已獲氣體安全監督批准的型號,操作正常,惟事發時該煮食爐的兩個爐頭上均加裝了通常稱為「節能環」(energy-saving ring)的非原廠配件,再加上室內通風不足,令當時室內一氧化碳水平上升,引致意外。
機電署和海關在市面巡查
機電署及海關收到相關資料後,隨即於全港多區店鋪進行巡查,並未發現「節能環」在市面上出售。
機電署強調,較早前已有多宗使用「節能環」而導致一氧化碳中毒的意外,及後測試結果證明,煮食爐使用「節能環」時排放出的一氧化碳會明顯增加,大幅超出「住宅式氣體用具基本安全評估」的安全標準上限,而且沒有聲稱的節能效果。
機電署呼籲市民停止加裝或使用「節能環」等非原廠配件,並在使用氣體煮食爐時必須保持廚房的窗戶及抽氣扇開啓,以便有足夠的空氣流通。有關正確使用及保養住宅式氣體煮食爐具的注意事項,可參閱機電署網頁相關網頁。
機電署表示,一氧化碳為一種無色、無臭、無味的氣體,它是因不完全燃燒含碳燃料而產生的副產品。曝露於低濃度一氧化碳的人士,可能出現頭暈、頭痛、疲倦和噁心等症狀;而曝露於高濃度中,可能出現視覺受損、協調紊亂、失去知覺和腦部受損等症狀,甚至死亡。市民如懷疑出現一氧化碳中毒症狀,應立即求醫。
海關表示,根據《消費品安全條例》,任何人不得供應、製造或進口消費品,除非該等消費品符合該條例的一般安全規定,否則即屬違法。違例者首次定罪最高可被罰款100,000元及監禁1年,而其後各次定罪最高可被罰款500,000元及監禁2年。市民如發現有關「節能環」的資料,可透過海關24小時熱線2545 6182、電郵(crimereport@customs.gov.hk)或網上表格(eform.cefs.gov.hk/form/ced002/)舉報。
———
主圖片:機電工程署及海關過去展示的一款「節能環」。
主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Related

申訴專員趙慧賢公布有關「升降機及自動梯的監管機制」及「食物環境衞生署及建築署對公廁的管理和維修」的主動調查結果。 報告指出,機電署對升降機及自動梯安全的監管有不足,包括巡查機制成效存疑。《升降機及自動梯條例》規定升降機及自動梯每月必須至少有一次定期保養,但過去多宗事故反映升降機及自動梯的保養工作水平參差。 申訴專員公署的調查發現,機電署過往的巡查策略未有針對性地監察升降機及自動梯的日常保養質素。機電署在巡查前,一般會先聯絡相關的註冊承辦商確認保養工作時間,公署認為有關的「確認時間」安排雖有實際需要,但無疑會削弱巡查的阻嚇力,機電署應提升突擊巡查的比率。 另外,申訴專員公署指政府就管理公廁的潔淨服務、維修保養及翻新工程方面有可改善之處,當中的問題包括未有分析外判承辦商失責事項。 公署報告表示,就外判承辦商提供潔淨服務的公廁,食環署根據服務合約監管外判承辦商的服務表現。食環署與外判承辦商簽訂的合約,已訂立各項服務表現指標。當外判承辦商不達標,該署的分區環境衞生辦事處(環衞辦 )可向其發出「失責通知書 」並扣減服務月費。若外判承辦商未能在24小時內到指定的公廁完成維修保養項目,該署亦可發出「失責通知書」並扣減其服務月費。食環署各分區環衞辦各自備存向外判承辦商發出「失責通知書」的資料,並會按情況需要作出統計和分析。 報告指有關記錄並無上呈至食環署總部,結果總部並無整合和分析相關記錄。究竟有多少外判承辦商就公廁的潔淨服務未能達標,主要涉及哪些外判承辦商,以及未能符合服務水平的原因為何等情況,食環署作為公廁的管理部門,理應加強分析問題所在及提出針對性的改善辦法,以提升其監管效能。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In "社會新聞"

機電署呼籲市民停用「Daewoo」牌一款型號為SG-2717C、外殼為藍色的電烤爐,並聯絡香港供應商暢宇數碼有限公司安排更換。 消委會委託獨立的測試實驗室為11款型號的電烤爐進行安全測試,涉事的電烤爐在保護裝置失靈及非正常使用的情況下有機會構成火警危險。為確保電氣產品安全,機電署已就測試結果聯絡相關的供應商作出跟進,供應商決定回收並更換有關產品。 機電署表示,受影響的電烤爐批次於2021年六月至九月期間在本港發售,市民如已購買涉事的電烤爐,可致電供應商熱線3793-4069,以確認所購買的電烤爐型號是否受影響的批次並安排更換。 封面圖片:「Daewoo」電烤爐型號:SG-2717C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In "社會新聞"

政務司司長李家超(11日)主持機電工程營運基金25周年紀念典禮,他在致辭時表示,營運基金時刻肩負機電業典範的重任,同時在政府內擔當「創新促成者」的角色。營運基金在過去25年的財務表現理想,業務持續增長,2020/21財政年度的總收入較基金成立初期大幅提升超過三倍。他期望營運基金繼續秉持市民至上的服務意識,以創科支援特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就着機電培訓及創科範疇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城市加強協作,為青年開拓發展空間。 機電署署長彭耀雄於典禮致辭 機電署署長彭耀雄致辭時指出,營運基金由傳統政府部門蛻變為面對公開市場競爭的機電服務提供者,以新思維和新角度靈活處理業務,不斷提升服務質素。營運基金全力推動及支援各政府部門應用創新科技,並積極支援各項智慧城市措施,達致以民為本,利民便民。營運基金未來會持續推動科技應用,深化機電資產管理數碼化,讓客戶及市民受惠。 機電工程營運基金25周年紀念典禮 典禮在機電工程署(機電署)總部大樓舉行,主題為「同.創.傳.期」,寓意營運基金與客戶、業界和持份者繼續同心砥礪前行,創造無限可能,傳承智慧和文化,期盼再闖高峰。 李家超(左四)聯同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葉水球(右四)、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左三)、機電工程署署長彭耀雄(右三)、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左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右二)、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林世雄(左一)及發展局副局長廖振新(右一)主持「國際建築機電人工智能大挑戰」揭幕儀式。 一眾嘉賓在典禮上啓動由機電署聯同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首度合辦、獲創新及科技局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交流部支持的「國際建築機電人工智能大挑戰」活動。大挑戰旨在推動在既有建築物機電系統上應用語義人工智能,活動包括人工智能比賽、賽前工作坊及國際論壇等。 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前排左六)、機電工程署署長彭耀雄(前排右六)、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葉水球(前排左五)、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前排右五)、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前排左四)、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前排右四)、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林世雄(前排左三)、發展局副局長廖振新(前排右三)及其他嘉賓主持「機電創科廊」開幕儀式。 嘉賓亦為設於機電署總部大樓地下的「機電創科廊」揭幕。「機電創科廊」透過展示一系列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獲獎機電創科項目,展示機電創科帶來既安全又具能效的智慧生活環境,並歡迎市民參觀。 封面圖片: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於典禮致辭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In "社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