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 韓佩衡
【文字版】
香港一直都是一個「安全島」,最近愈來愈多人指責「假難民」是社會的毒瘤 。兩星期前,有南亞裔人用刀插死便利店店員,這件事後,香港人對南亞裔人更僧厭。但是,我們不能夠「一竹篙打一船人」,否則會增加香港對他們的仇恨,甚至排斥他們,長遠而言,只會釀成更嚴重的種族歧視問題。
根據香港入境處資料顯示,2015年被截獲的南亞非法入境者人數由2014年的1,940倍增至3,758人,即是話平均一日就有超過十個南亞裔人士偷渡來港。又打著「政治庇護」的旗號,濫用酷刑聲請,偷渡來港,而問題的核心在於這批所謂的難民,近九成都非受到當地政治逼害, 而是看中了港府每月派發的3千元生活津貼。
假難民影響香港治安,有聲音歸咎於政策問題,於是特首梁振英提出,考慮退出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這樣免除南亞裔人士選擇香港作為目的地。但是,公約本身的存在並無問題,問題只是有漏洞。有漏洞是否就要「一刀切」?要填補漏洞,就要從問題源頭入手。例如警方、入境處、海關應加重打擊及判罰「蛇頭」,遏止他們協助南亞裔人來港。
他們當中之所以搶劫,加入黑社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拮据。一直以來,他們都只是一批無法獲得社會重視的「次等公民」,在香港只能從事勞動行業,例如地盤,搬運工人等。近年香港經濟不景氣,使收入更是微薄,走上歪路難免會發生。「有頭髮,邊個想做癩痢?」,長遠而言,就是打擊蛇頭,但現在最逼切的,是要安頓他們的生活,社會亦有責任關心這群經常被忽視的少數族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