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寫

插畫師皮忠追夢之路

︳記者:高蓉   ︳

皮忠,近年在香港社交媒體十分活躍的全職插畫師。90後的他,善用社交媒體去捕捉年輕一代的目光,去賦予每一幅水彩畫新生命;同時亦因此創造了不少商機,開拓一個屬於自己的市場。

皮忠在職業訓練局屬下院校完成修讀插畫課程後,便想成為一個全職插畫師,可惜插畫師這份工作在香港並沒有特別大的需求,故此畢業後的他做過影樓、平面設計甚至是壁畫工作,期間雖學到不少東西,但完全沒有自己的風格可言。這兩年間,他沒有放下畫筆,放工回家後花不少時間畫畫,再上載至社交網站。皇天不負苦心人,他在社交媒體上獲得不少賞識者,越來越多人邀請他合作。為了能夠全心全意創作,他選擇辭去工作,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起初,皮忠畫的只是一些卡通畫,後來接觸了水彩後,便「一發不可收拾」,踏上屬於他自己的「不歸路」。他初畫的水彩畫主要與人像、鹿及水母有關,因為人的表情變幻莫測,小鹿什麼時候都純情可愛;而水母則能透出他喜愛的海洋的神祕感。他指水彩色彩繽紛,而且快乾,可以快速起稿,就如香港人的生活,追求快和完美;而他也是追求節奏快的一份子。

皮忠說,顏料遇上水的變化不受掌控、變幻莫測,故此才能夠吸引他著迷於水彩畫。

成長,從經歷開始,但不容易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情緒。皮忠對於任何事情的感想和情緒,都抒發在畫中。在正式踏入全職插畫師工作的第三年,他開始傾向於加插自己的情緒、想法和所見所聞在畫中,不再單純追求完美和技巧。亦是在初初踏進第三年時,進入創作的瓶頸期。他不解:人是否到了一定時期就會開始感覺迷茫,所創作的並非是自己想要的,為何結果與想像的落差如此大?期間,他也有嘗試過出走到廣州畫室學習近兩個月,一開始這個方法的確有效,但是卻阻撓不到瓶頸期的再次出現。

皮忠坦言,他不明白為何會有瓶頸期這件事發生,亦無法理解為何會困在瓶頸期,是否是人長大了,經歷的事多了,面對的困難的難度增加了?這或許成為他這生中的不解之謎。

瓶頸出現,知名度提升,工作室對租金增加,皮忠承受的壓力比想像中要大。因此,無論是廣告工作抑或開班教人創作,他都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取得收入的機會。他也知道,唯有在遇到更多新事物才能夠衝擊自己,洗滌自己凌亂的思緒,才能逃出自己的瓶頸期。但他仍然是一個樂觀的全職畫家,在不至於繳不起租金,不用另外找兼職支持生活下,他不會為五斗米放棄自己的繪畫夢想。他覺得現時的生活多姿多彩,正如畫中的色彩一樣,繽紛多彩,便已經足夠。

他說,自己在創作道路上是十分幸運的,至少能夠在這麼年輕的時候便能夠實現我一直以來的夢想,亦是得之不易的。在未來他亦希望能夠開拓更加大的創作空間,堅持著自己的夢想。

現時,皮忠的收入主要依靠與商業機構合作,開辦工作坊,以及通過自己的網站、社交媒體及內地藝術網站和台灣設計商品購物網,售賣他的畫作產品。雖然收入不穩定,但比起朝九晚五的工作,他更樂意接受現時自由度更高、接觸面更寬廣的工作。

皮忠指自己不是一個自信的人,是「幸運」讓得以在網絡平台上發展,並通過在社交媒體發表自己的作品,從而得到不少人賞識。他亦感謝每一位網民給他的肯定,包括了他的畫風和為人,令他感到更加有自信和動力去創作。

皮忠對於網民的要求幾乎是有求必應,他亦有透過開live及把短片上載到YouTube等平台,去接觸和回應網民的要求。但在現時的網絡世界中,不少「鍵盤戰士」亦會對皮忠的畫作有所彈劾,皮忠承認自己知道後,心情十分沈重,但他並非十分介意,反而會檢討自己為何會被人認為自己的近期的畫作不及他出道初期優秀,並會落力做好自己,不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香港,將所有東西都掛上了價錢牌,所有東西都歸為商業化。皮忠說:「香港並不是一個容許追夢的一個地方。 」在皮忠所接觸到的香港、內地和台灣三個市場而言,香港是一個能夠賺錢的地方;但可以讓人發展的平台,相對於內地和台灣,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