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化學教授,對吃進肚裡的會份外關注。有次吃蔥油拌麵,他挑走了蝦米,原因是蝦殼含有類近山埃的毒物,會是致癌物質。我對蝦殼認識不多,只知道蝦米一般已經去頭脫殼、去泥腸。晾曬後背部呈紅色,肉質細緻,有一份鹹香味道,是餸菜提味的配料。只有泰國蝦米,去殼工序較粗疏,表面常覆有碎殼,一般酒樓食肆都不採用。我們日常吃的蘿蔔糕、雜菜煲,用的是中國北海蝦米,能夠代替調味料,是健康的選擇。
香港人愛吃餐肉蛋麵作早餐,油炸的公仔麵配搭厚厚的餐肉,加入一小包的麻油,味道濃郁。但是過量的化學調味,吃後提高了血液裡的鈉質濃度,很快的產生口乾的感覺。其實昔日的尋常麵食,都是清淡為主,源於廣東的銀針粉,以粘米製成,口感滑嫩,煮湯加上蝦米清菜,成為客家人的主要糧食。然而銀針粉得新鮮製作,不易保存,我們較常吃的蝦米配搭,最常見的是粉絲。無論是雜菜煲、蒸水蛋,加入粉絲的同時也會有蝦米。洗淨的蝦米要用刀背略拍,用清水慢火加熱後浸煮,那蝦米水可以用來浸軟粉絲,讓粉絲入味,又或是與雞蛋拌勻,本身煮過的水可以使水蛋蒸得平滑,而蝦米水有鹹味,再加少許鹽,蒸熟後便是伴飯的家常菜式,可不用什麼雞湯與味精。還有齋腸粉、蘿蔔糕,總得有些蝦米,肉質腍軟帶點嚼口,又有點清香味,是不可以或缺的配角。
說到蝦殼,我知道的物質大概有甲殼素和蝦紅素,前者可以幫助傷口癒合,有修復細胞之功效。跌打師傅會把蟹殼磨粉,加在膏藥上作駁骨之用。後者是類胡蘿蔔素,是一種天然抗氧化劑。大概蝦殼的成份有毒也有點益處,反正不會直接食用,還是不用顧累太多吧!
《飲食香江》/林柏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