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處最新一份報告發現,公屋輪候冊人數高達22萬8千人,創下了歷史的新高。當中提供虛假資料的申請人亦有上升的趨勢,由零八年少於百分之一,大幅增加至去年的三成半。而且,房屋署不僅未能實踐三年上樓的承諾,在公屋輪候冊的一般申請人中,有三成人輪候了三年或以上,其中百分之二十七的個案已經輪候超過五年。
有人利用虛假資料濫用公屋,有人卻無容身之所,無了期地等待上樓。在這件事情上,房署絕對是責無旁貸的。房屋是港人最迫切和重視的事,若果一個政府連這麼簡單的福利也未能提供給市民,這個政府到底是否在為民服務呢?
另一方面,審計處的報告也發現,截至三月底,有4,000多個可供出租空置單位,當中超過兩成丟空至少一年,百分之二更空置五年或以上。政府一方面打擊劏房和僭建,但同時卻出現有屋沒人住的情況,對於那些低收入卻又在無了期地輪候公屋的人,他們應該如何是好呢? 若果可以選擇,沒人會願意住在租金高卻環境狹窄、衛生惡劣的劏房。
若果政府不正視問題,盡快加派人手和資源處理現時房屋上的漏洞,這將會演變成為一個惡性循環,香港的深層次矛盾亦只會不斷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