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榜日,一眾傳媒又再在各家明星學校追訪各個「全科狀元」。一批又一批的新狀元在這鎂光燈下,大眼汪汪,仍帶着一絲稚氣,對著傳媒說要成為律師、醫生等等;那邊箱鏡頭一轉,就是淚如雨下、一臉徬徨的孫山落選之人。
如此畫面,每年今日(舊高考應該略早)一次又一次地在公仔箱內出現,每每如是。
是否得了**就等於得天下?
高登狀元以後,各同學仍要開展學校生活,在這星光閃爍的一刻以後,又會如何?
公開試成績對港童人生影響有多大。學子寒窗苦讀十數年,只是為了考一個大學名份。這種以考試制度為優的社會制度,甚至影響一代人的社會流動性。成王敗寇只在這一個分界,這種考試又何嘗不是昔日科舉的餘陰呢?
媒體年年如是,只負責「造王」、「捧星」,除了將這個制度推薦到極致以外,還會有什麼反思意義呢?那狀元日後生活又會否因為這顆* 而改變了人生呢?或是像流星一樣,轉瞬就逝?
與其年復如是,不如對狀元來個「十年計畫」,看看十年之後,這* 是否真的有意義;或者是取其極端,向0分考生們招手,觀其十載以後,人生又是否真是一個0?
《楚楚感言》/ 喬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