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鍾溥敏
嘉賓:岑倚蘭(香港記者協會主席)
主題:新聞業界前景 (上)
香港記者協會公佈2014年的新聞自由指數調查,公眾評分為48.8,比前年微微下跌0.6分;新聞工作者評分為38.9,大跌3分,認為新聞自由轉差更有九成,調查結果反映業界對情況感到擔憂。今日請到記協主席岑倚蘭分享一下對新聞業界前景睇法。
2014新聞界三大事件
業界今年對新聞自由的感受特別深,調查顯示2014年排榜首的三件大事:包括二月份劉進圖被斬案、佔領運動間有至少30名新聞工作者受襲及電視台的自我審查。特別是某電視台在佔領事件中,記者描述暗角「拳打腳踢」,翌日新聞報導字眼消失,編輯有過濾,自我審查的做法是嚴重打擊新聞自由。
記者最緊要識走位
記者編輯工作受到阻撓,甚至是遇襲,對採訪工作有影響。業界有安排訓練班:邀請律師教授法律知識,有資深經驗的前線記者教授保護自己的防護措施及裝備,避免置身於事件衝突中心,「最緊要識走位」,及緊記記者角色是記錄事件發生,並非事件的主角。香港記者打不死,而且越戰越勇,有傷在身都不會告假,怕加重其他人負擔,所以不擔心危險環境會影響記者的專業態度,當然,若感有人身安全有威脅,可與上司商量。
新聞自由排名 2002年排18今年70
反而,最令記者意興闌珊的是傳媒高層的自我審查,編採不再自主,甚至是各走兩極。如佔中事件,記者報導救護車駛經金鐘去醫院,示威人士讓路,最後報導刊登後,卻變成示威人士阻塞救護車前行,某年輕記者最後請辭。大時代大轉變,記者作為前線,往往會首當其衝,每日有300萬份的報紙刊登,數字不少,但多元化報導減少,立場取態更單一,減弱監察政府的力度。岑倚蘭最擔心在沒有來自高層外來壓力的情況下,當權的中層員工在血液裡注入自我審查的基因。
無國界記者新聞自由排名由去年排61下滑至今年70,猶記得香港最輝煌的時間是2002年,排第18,反映新聞自由的快速惡化程度是值得令人關注。
撰文:鍾溥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