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試驗區方面出了風聲,將在掛牌一周年之際,正式推出自貿區的「可複制可推廣經驗」。上海自貿區是去年九月底正式掛牌的,「經驗」推出的時間,也就是在九月底了。但誰想到,金融主管當局按捺不住,金融方面的「經驗」,要搶閘而出了。
這個「經驗」,就是上海自由貿易區自三月一日開始,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六月二十六日宣布,自二十七日起,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的改革試點擴展至上海,其主要動作,是擇時機放開個人客戶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
這項自貿區「經驗」的率先擴展,有人可能認為不算大事吧,因其怎麼看,也是事涉外幣,又是小額,還局限在上海地區,影響有限。但如果把這事放在金融改革的背景下去看,當算大事。
中國金融改革的核心問題之一,是利率市場化的改革。利率市場化提出有好長的年頭,但只有有限度推進。去年底設定今年金融改革,以利率市場化為先,但早前金融當局還放風這項改革要暫緩。但最近形勢逆轉,設計改革的「頂層」,有壓力下來了,利率市場化在被收起來不談後,再度放到台面。
利率市場化之推而不動,關鍵在銀行的既得利益受到威脅。今天銀行主要靠息差收取巨額利潤,算是暴利。銀行最擔心的是改革後利潤之不再,而金融主管當局,又擔心會帶出拉存款利率大戰,把管不好,出風險,要負責。
在被推著改革後,外幣利率一定先動。金融主管當局的改革思路,本來就是「先外幣、後本幣;先貸款、後存款;先長期、大額,後短期、小額」。所以上海今次外幣小動,隱伏中國未來利率改變之大動。
《北京觀察》/ 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