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咳嗽怎斷尾?
嘉賓:徐澤昌(註冊中醫師)
主持:鍾溥敏
踏入十月,天氣開始轉涼,常聽到身邊朋友有幾聲咳嗽,而且需要長時間才能「斷尾」,常聽「咳到甩肺」,咳只與肺有關嗎?
外感內傷 咳嗽七大類
咳嗽在西醫分為急、慢性支氣管炎、氣管炎及氣管敏感。徐醫師指,咳並非只與肺功能有關,「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成因有很多,主要分外感及內傷兩大類,當中可分為七種病症:外感包括風寒襲肺、風熱犯肺、風燥犯肺;內傷指痰濕蘊肺、痰熱鬱肺、肝火犯肺和肺陰虧虛證。
中醫在判斷病症時會留意徵狀,如痰的顏色及咳嗽時間。風熱型發病較急,會有喉嚨痛、聲沙情況出現;風寒型咳聲較大、痰白色;風燥型常感喉嚨鼻腔乾涸,乾咳無痰,甚至痰帶血絲。肝火犯肺型與情志有關,患者的脾氣較暴躁,一動氣就想咳;另外痰濕型,常在早上咳,吐痰後便會停止咳嗽,處理不善便會成痰熱型,痰黃色;當咳嗽再惡化,傷及肺津後,乾咳無痰,就是成肺陰虧虛型。
當中風燥型及肺陰虧虛型,特別在深夜病發,即是大家最怕的半夜咳醒,影響睡眠,而且久醫不癒,很難斷尾。徐醫師解釋,兩者都是由於身體缺失水份,乾燥引起,需要時間以津液修復,但香港人普遍待在室內冷氣地方,乾燥之餘亦容易令氣管收縮,影響康復進度。飲用蜂蜜、燉雪梨川貝有助潤肺化痰,「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同時補脾胃,也對醫治咳嗽有幫助,另風寒型用生薑、陳皮可化痰止咳。風寒、風熱、風燥型未必適合食用雪梨川貝,徐醫師提醒,用錯藥會適得其反,而且食療只對初起咳嗽有作用,所以必須找中醫師對症下藥。
根治咳嗽 四大禁忌
中醫醫治咳嗽非為止咳,而是從體質出發,先判斷屬那一種病症,再進行治療,咳自然會停止。當然,病人要早日斷尾記得別犯以下禁忌:第一、不喝凍飲,傷脾胃而且刺激氣管收縮;第二、不吃辛辣煎炸食物,發熱傷津;第三、少留在冷氣房間;第四、病發時少吃水果。配合戒口,多休息,咳也可容易斷尾。不要吸煙,煙為「口中火」,會抽乾身體水份,而且肺部是「華蓋」(因處於體腔中最高位置,可覆蓋諸臟),又是「嬌臟」(因肺葉嬌嫩,不耐寒熱,特別易受邪氣傷害)。
穴位如「足三里」、胸骨中間凹位「天突穴」、手腕位置的「列缺穴」也有輔助作用。當然預防勝於治療,保持良好生活及飲食習慣,多做帶氧運動提升肺功能,增強衛氣,休息可降肝火,預防咳嗽。但燉橙、燉洋蔥等未必有用,甚至可能會因此延誤病情。
撰文:鍾溥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