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 ICanCode 創辦人及行政總裁羅燕玲
主持: 黃潔儀
科技一日千里,今天已踏入科技革新的年代。
新一代不但要精通中英普三語,更要懂得掌控科技——區塊鍵應用、電腦編程、大數據收集等。難道有一技能傍身,就可在職場上特別「吃香」?ICanCode 創辦人及行政總裁羅燕玲淺談電腦編程在本港的發展,破解坊間對學習電腦編程的三大迷思。
1.「編程」成未來生存的必備能力?
有部分創科人士表示,電腦編程是中英文外第三種未來生存的必備能力,不懂「編程」等於難保飯碗。
羅燕玲指「編程」屬必修語言,日後將成大趨勢。她補充,學習「編程」可促進思考,掌握電子科技創作,更能利用科技提高學習效率。相反,如無相關知識,則難以明瞭電子創新世界的發展和趨勢。
2.「編程」越早學越好?
部分人誤以為學習「編程」如訓練彈琴游泳,越早學習越有效益。
羅燕玲卻持另一看法,指學習電腦編程應循序漸進,因應不同年齡灌輸相關知識,否則只會拔苗助長。她舉例,4至5歲的小朋友手部肌肉正處於發育階段,難以利用滑鼠控制電腦,學習「編程」。因此,她鼓勵小朋友透過與小型機械人的互動,愉快中學習。
3. 學習電腦編程沉悶單一
羅燕玲建立創新課程,讓小朋友提升學習興趣。她設立「智能偵探」的互動遊戲,小朋友需觀察身邊四周事物,尋找線索後再透過智能軟件,編寫程式,協助破案。她深信小朋友「邊玩邊學」可提升趣味,更易掌握電腦編程知識。
Related

香港學生代表隊在第36屆國際電腦奧林匹克競賽(IOI 2024)取得佳績,奪得1面金牌、2面銀牌和1個優異獎。 本屆比賽在埃及舉行,共有96個國家或地區派出代表參與。獲得金獎的是香港培正中學的黃進。比賽設30個金獎,黃進得分排第22位。排第1位的是中國學生。 其餘3位獲獎的香港學生包括:– 銀獎:關容浩,拔萃男書院;蕭樂然,華仁書院(九龍)– 優異獎:蔡祉齊,喇沙書院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祝賀香港隊在賽事中表現卓越。她說:「香港隊在國際電腦奧林匹克競賽取得優秀成績,充分展現了學生解題的技巧及編寫電腦程式的能力,是他們努力不懈的成果,實在令人鼓舞。」她續說,感謝學界與教育局協作,一同推動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教育,學校不單透過課堂教學推廣創科及資訊科技教育,亦在課堂以外提供多元學習機會,包括專題研習和參與比賽等活動,讓學生運用STEAM範疇知識和技能實踐解難,從而培育創意,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及拓闊視野。教育局表示,國際電腦奧林匹克競賽是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發起的多項奧林匹克競賽之一,專為20歲以下中學生而設,旨在促進編程教育、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和解難能力,屬世界上技術水平最高的中學生編寫電腦程式的比賽。由一九九七年開始,教育局與香港電腦教育學會每年均聯合舉辦香港電腦奧林匹克競賽(HKOI)。在賽事中表現優良的學生,會獲邀接受一連串的培訓,表現出色者會被選為香港代表,參加國際比賽。 教育局表示,參與培訓的人員大多曾經代表香港參加國際比賽,體現薪火相傳的傳統。 ------- 主圖片:在第36屆國際電腦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的同學,左起:關容浩、黃進、蕭樂然、蔡祉齊。 主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In "社會新聞"

蘋果公司20
In "大學校園"

【Radio News】
In "Radio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