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何逸蓓 ︳
本港不少院校近年積極推行在歐美地區十分流行的「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鼓勵學生課前線上學習,堂上線下討論。這教學方法成功燃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訣竅就是在課堂上推行多元化自主學習活動。
甚麼是「翻轉教室」
「翻轉教室」是指學生在課前先進行預習,如在宿舍或家中觀看在YouTube或電子學習平台上的教學片段、閱讀網上教材及上網搜集資料等,掌握基本課題知識,然後在課堂上與同學進行小組討論或應用理論解決問題。這種教與學的方式顛覆了教師在課堂上單向授課、學生被動吸收知識的傳統模式。在這模式下,學生不再是引頸待飼的鴨子,而是主動覓食「知識」的白鷺;而教師的角色在於引導學生批判思考,而非提供標準答案。
這教學概念源於美國。在2007年,科羅拉多州(Colorado)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兩名化學教師――Jonathan Bergmann與Aaron Sams,為了讓缺席課堂的學生能在家學習,他們將自製的教學短片上傳至YouTube,讓學生可隨時隨地學習。課堂時間則用作互動討論,深入探討議題。他們發現,這方法的教學成效較傳統教學顯著,於是二人在網上建立社群和撰書分享此成功的教學經驗。結果這教學方法廣受注目,在歐美地區流行起來。
眼見外國有不少成功例子,部分亞洲學府爭相仿效,採用「翻轉教室」概念。本港大專院校約於2010年前後,相繼引入這種嶄新的教學方法。
與許多院校一樣,城大推行「翻轉教室」處於摸索階段。它並非首間大學引入這教學模式。自2012年開始,陸續有不同學科採取此方法教學,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學習活動多元化
由城大電腦科學系副教授陳漢偉講授的「全球信息技術案例研究」課程(Global IT Case Studies)是其中一例。例如在開始講授「智能城市」課題前,學生除了先要自行預習電子教材,如觀看YouTube教學片段和上網閱讀學術文章外,也需上網搜集與課題有關的資料,並將資料發布在電子平台Canvas上,跟同學分享搜集成果。課堂上,他們會被隨機編排5至6位人一組,進行小組遊戲、創意活動、投票活動、腦力激盪活動及小組討論,以互動方式探討個案。此外,他們需為智能城市設計一款裝置,透過自製影片,介紹裝置的設計意念。
陳漢偉表示,許多學生本身不懂製作短片,但他們願意在課餘時間自學製作技巧,結果製作出不少具有創意的短片。例如有學生自製動畫,介紹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施,推廣環保訊息;亦有學生在街上拍攝,介紹智能拐杖如何運作,以及透過對比使用傳統拐杖的情況,反襯出智能拐杖的優勝之處。
陳漢偉強調,「翻轉教室」最大的好處是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本港中、小學向來以填鴨式教育教導學生,學生上課習慣等待老師「餵飼」,但「上課不是為了考試,上課是為了吸取知識」。他相信,當學生習慣自主學習後,將來遇到任何疑難,也能透過自學解決。
老師不再冗長講授
一同參與推動「翻轉」學習的城大資訊總監辦公室高級經理(電子學習)黃少群,同樣認為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不可取。他說:「若(教師)冗長說下去,特別是今時今日的學生,他們不能集中在課堂上。」
黃少群表示,老師在課堂上講課,首10分鐘學生或會吸收到九成知識,但接下來的80分鐘只會吸收到三成知識,甚至更少。小部分專心上課的學生會學習到知識,但大部分學生會走神。即使學生留心上課,也未必明白教學內容。透過推行「翻轉教室」,學生不但能夠主動參與不同的學習活動,更能實踐應用所學,做到深度學習,以及培養解難能力。
學生反應:不會悶
本學期有修讀這課程的經濟及金融系一年級學生陳同學表示,她十分喜歡這種教學模式。「通過播放不同YouTube影片,我們可以吸收得很快,起碼不會悶。這科是唯一一科我13個星期都能夠全面吸收知識,起碼我學到講師想教的知識。」
同樣有修讀此課程的會計系二年級學生趙同學表示,這教學模式「比較著重我們的思考過程,而非填鴨式的教育,不是老師講了些東西、列印筆記與文章給我們閱讀即可」。這種有趣的課堂令他學習輕鬆了,且間接提升了學習效率。
不過,要令課堂「翻轉」並不容易。陳漢偉表示,相比起只是講課和考試的傳統教學,「翻轉教室」教學有較多準備工作。由於教學著重培訓學生創意及解難能力,課堂大多以互動形式進行,故此設計教學活動上有較多考慮。且該課程不設考試,教師需設計不同可持續性評估,如資料搜集、專題研習及同儕評分等,計分方法相對較複雜,需花費較多心思準備。
小班易「翻轉」
儘管「翻轉教室」有助推動學生自主學習,但黃少群表示,本港院校要全面「翻轉」課堂有難度。據他所知,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有教授上課時完全不講課,上課以開會形式進行,學生圍坐一起討論問題。不過,該課程是小班教學,20至30人一班。但本港不少大學課程以大班教學。「有時不是學生uncomfortable(感到不自在),而是同事uncomfortable。我班有120人,無TA(教學助理)。我是否可控制到120人做課堂活動而不會失控?這有很多客觀因素」。
陳漢偉在「全球信息技術案例研究」課堂上,也沒有全面「翻轉課堂」。課堂三分一時間會用以講課,餘下時間作討論。
跨院校推動
為了促進本港高等教育界「翻轉教室」的發展,中大學能提升研究中心(CLEAR)牽頭帶領及推動跨院校合作計劃,不少院校也參與其中,互相交流教學策略,而城大也是其中一份子。
除了跨院校交流,城大教育發展及精進教育處一級事務主任范子祺表示,校方不時舉行研討會,邀請不同教師分享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