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月中,大埔區議員連桷樟因區內示威者聚集事件,被警方以涉嫌「串謀阻礙警務人員執行職務」為由拘捕。一年後,在《港區國安法》實施下,區議員需要宣誓擁護《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區。連桷樟本月在社交網頁Facebook宣布決定辭職。
身為大埔廣福及寶湖選區的區議員,連桷樟聯同8名大埔區議員發起「大埔計劃之JobsTP」,協助失業居民在區內就業,推行「大埔人做大埔工」,以建立社區經濟網絡。
連桷璋早於三月接受專訪表示,有關計劃已發展成區內的網上搵工平台,其社交平台每月亦會有店舖招聘告示,為失業的街坊與商戶進行職業配對,至今有超過600人參與,當中大約有七成個案成功就業。
連桷璋指,計劃旨在提高街坊生活質素,街坊上班不需要舟車勞頓,節省交通時間,擁有更多私人空間。他說,政府將港島區規劃成經濟核心地帶,住在新界或非市區的打工仔每天要「車駁車」到市區上班。雖然政府有持續發展交通網絡連接全港各區,但打工仔每日亦要經歷「動物大遷徙」,生活質素永遠不能改善,是市民的悲哀。他認為,雖然無法一時三刻改變社會經濟結構,但可透過「制度以外」方法,在社區內建立新的經濟平台,建立社區經濟網絡,是改善市民生活質素的方法。
連桷璋表示「制度內做得到的事比做不到的多太多,我們只可在制度以外建立及經營自己社區,解決自己需要。」他指,香港最新失業率升至7.2%,接近26萬人失業,若政府現時推行政策及制度行之有效,失業應該不會持續上升,正正因為政策未能有效解決民困,區議員們才用「制度以外」方法協助街坊就業。
對於被批評原區就業計劃重複勞工署聯合招聘日工作,連桷璋指出,雖然兩者本質上沒有分別,但實制理念及結果有極大不同。他解釋,雖然兩者皆是協助失業人 士就業,但他的計劃概念是推行原區就業,由區議員擔當中間人角色,協助失業人士認識自己,為區內居民及商戶篩選適合工作及上班人選,最終促使社區連繫更緊密,街坊對區內歸屬感、身分認同感亦有所提升,至今活動反應不俗。他續指,許多失業人士不太清楚自己適合哪種工作,雖然勞工署有各樣工作以供選 擇,但署方未有推介適合工種,失業人士未能成功就業。
另外,連桷璋表示,正跟同區的區議員構思在網上平台創立一個「大埔經濟平台」,主要出售街坊手藝製品,一邊推動本土文化,另一邊則進一步建立社區經濟網絡。
「大埔計劃之JobsTP」是現屆大埔區區議員所推行的區內經濟計劃,透過整合及收集大埔商戶和大埔街坊對工作的供應及需求,推動社區經濟網絡。去年10月,9名大埔區議員舉辦「JobsTP」招聘日,為區內居民和商戶進行職業配對。一眾區議員於去年11月舉辦「職業先生」活動,為失業人士提供職業培訓。
記者、攝影:練啓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