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報章社評節錄9.25

《蘋果日報》

中港司法理念加速倒帶
中共在香港的喉舌、親共政客近來頻頻攻擊法院、法官,正因為香港的司法體系還沒有墮落到全面按中共港共要求「閉着眼睛蓋章」的地步,還有法官秉持良知和專業審案、判案。但是,律政司的選擇性檢控、政治檢控,必定令法官面對政治爭議、令司法機構政治化,國安法的諸多規定更剝奪了港人的司法覆核權和司法獨立,法官被要求「閉着眼睛蓋章」的壓力越來越多,司法獨立將快速演變成黨領導下的法治。

《東方日報》

最低工資首凍薪 寒風吹遍各階層
事實證明,港府所謂的抗疫救市措施猶如杯水車薪,頂多只能讓勞資雙方苟延殘喘一段短時間,根本無法解救當前困局。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講得好,他早前振振有詞聲稱,讓經濟復甦及企業恢復運作才是真正解決問題。問題是,港府如何讓經濟復甦?如何讓企業恢復運作?尤其是疫情仍未穩定,每日仍有新增個案,禁聚令仍要延長,難道廢官懂得變戲法,魔術棒一揮就能讓香港回到疫情之前重新出發?更何況,商界最擔心疫情即使完結,黑暴旋即再起,到處打砸搶燒、「裝修私了」、殺入商場鬧事一旦重現,還怎麼做生意?已有組織揚言十•一再次上街遊行,預示當日隨時再次變成全武行,別說旅客絕迹,正常人也不敢逛街消費,一損俱損下,攬炒想不一語成讖也難。

《明報》

善用竹篙灣填海地 中長期造地須加快
土地專責小組報告提交超過一年半,政府覓地建屋未有重大突破,小組提出的3個短中期土地供應選項,包括加快發展棕地和私人農地等,缺乏實質進展,前小組主席黃遠輝擔心,短中期約800公頃土地短缺,無望及時在2026年填補。竹篙灣60公頃填海地看似很大,然而遠遠不足以填補短中期土地缺口,更不可能代替其他中長期土地供應選項,諸如維港以外近岸填海,以及中部水域人工島計劃。增加土地供應,必須多管齊下,就算有了竹篙灣填海地,其他短中長期造地方案仍須全力推進,加快步伐,不能再歎慢板。

《信報》

市況隨疫情反覆 與經濟脫不了鈎
世界經濟繼續被疫潮拖累,對確診數字偏低的中國亦相當不利。中國是全球最先回復增長的國家,比其他經濟體好得多,但不是沒有隱憂,其復甦是長短腳格局,主要靠投資推動,八月地方債發行近一萬二千億元人民幣,是繼五月後再達萬億元之譜,經大力催谷,八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達百分之五點六,勝過預期;可惜消費仍然不振,八月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增長即使成功負轉正,也只錄得百分之零點五。有專家形容,中國實現的是「供給側復甦」,結果生產出大量工業製品,必須依賴海外市場才能消化,難怪過去幾個月出口表現屢超預期,給投資者帶來驚喜。不過,正因為需求在海外,若歐美等主要市場再度陷困,前景便會蒙上陰影,是以不難明白內地股市緣何也隨外圍轉差,外資忽然加速流走。

《大公報》

馬道立聲明避重就輕 司法改革勢在必行
幾句批評不會令法治倒退,但司法不改革就沒有退路。前終審法院法官烈顯倫指出,香港司法機構“是時候緊急改革了”。這句話道出法律專業人士的訴求,也反映了絕大多數港人的心聲。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三年多,司法亂象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建立健全一套與“一國兩制”相適應,能為香港社會提供公義公平、彰顯法治精神的司法制度,是司法機構不可推卸的責任。正視問題,推動改革。這是浩浩蕩蕩的歷史大勢,也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必由之路!

《文匯報》

商家疫境自救抵讚 反對派莫與民為敵
面對持續的社交距離措施,餐飲業可謂首當其衝。為了走出困局,有酒吧業界透過加盟餐廳訂座優惠平台,為用戶提供不同時段的訂座折扣優惠之餘,更因應疫情推出酒水送貨服務,讓顧客可以安坐家中「飲番杯」。過往十分依賴旅客的旅遊區藥房,就開拓雜貨及家居用品零售,爭取做本地客生意。一些旅行社及客運公司,就善用其線上客服平台,開展網購服務。面對疫情,除了仰賴政府的支援政策,各行各業實在亦應該主動求變,開創新局。政府在防疫抗疫基金中設有「遙距營商計劃」,協助企業開展網上營商,每個資訊科技方案連同僱員的培訓開支可有最高10萬元的資助額,每間企業最多可獲30萬元。企業應善用政策支援以新技術手段讓業務適應疫情下的新常態。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南華早報》

World may not like US debt but is only too happy to buy it
Conventional economic wisdom argues that rising debt as a share of the economy will drive up borrowing costs, pushing up interest rates and forcing the US government to spend more and more on interest payments, leaving it with little fiscal resources to do anything else. But even as the national debt climbs, interest rates for the US have remained 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