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報章社評節錄9.03

《蘋果日報》

抓捕林卓廷加速暴政末路
因為內外交困,解套無方,中共港共正呈現一種氣急敗壞、六神無主的崩潰狀態,面對危機心虛抓狂,病急亂投醫,爛招頻出。抓捕黎智英抄撿傳媒已引起舉世公憤,近日王毅訪問歐洲數國,所到之處香港問題纏身,沒有好臉色。中共在世界上已眾叛親離,林鄭政府尚覺「唔夠喉」,還要再加一腳,正可謂自作孽不可活。

《東方日報》

慘死動物成冤魂 律政司放生成癮
當然,律政司放生成癮並非始自今日,由虐殺動物的兇嫌,到反中亂港的黑手,再到名不見經傳的黑暴小卒,只要獲律政司「厚愛」,無一不被放生。最經典的是壹傳媒黎智英的政治黑金案,律政司司長鄭若驊甫上任即以「證據不足」為由不檢控,其涉及的佔中案同樣不了了之。官字兩個口,「證據不足」成為最百搭最好使好用的託詞,司長一句「證據不足」,不用解釋,不用看事實證據,不用理會社會觀感,多麼罪大惡極的人都可以全身而退;至於黑暴至今,警方辛苦緝捕歸案的暴徒,有多少遭律政司撤控,更是有目共睹。香港亂成一鍋粥,反中亂港黑手直到今天仍有恃無恐,律政司放生、撤控、再放生正是最大原因。

《明報》

飲食業可持續復常 加強防疫兼顧公平
新冠肺炎疫情未知何時方能斷尾,各方都要適應疫下新常態,找出「可持續復常」之道,這對飲食業尤其迫切。秋冬兩季佳節紛至,是飲食業傳統旺季,然而不少專家亦預期,入冬後疫情又將進入高危期,就算第三波疫情緩和、政府逐步放寬限聚人數,不排除稍後又有第四波、第五波,業界一日無法突破疫情迴圈,只會繼續折騰下去。倘若食肆環境變得更安全,達到更高防疫標準和要求,實現「可持續復常」的機會自然較高。

《信報》

人幣強結合內循環 加速國際化勿失機
當前一個可促進人民幣更加國際化的重要契機,就是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內循環的目標,是因應外貿形勢不穩及環球產業鏈面臨重新布局的形勢下,透過改革內地市場結構,釋放巨大需求潛力,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至於與國際的循環,便正如外管局副局長陸磊所說,以高水平對外開放,為內地龐大市場引進外資。當內外循環形成良性互動,支持經濟穩步成長,屆時無論是對金融或實業投資都會有很大推動力。如資金要投入中國,自然需要用人民幣,無形中提升了國際間的應用,在需求帶動下,亦有助穩定人民幣滙價。

《大公報》

健全監察法官制度是法治應有之義
法官犯錯卻不受社會監督的問題已是老生常談,社會要求效法西方國家成立監督法官機構的民意呼聲高漲。事實上,香港的法治源於港英時代,英國有相關監察法官的機構,香港卻沒有,令人莫名其妙。雖然說,香港成立法定的監察機構需要立法會通過,在目前的政治現實下阻力重重,但民間成立相關機構是可行的。例如,可由首席法官成立“法官問責委員會”,負責挑選專門的法官處理黑暴案件,這與專門設立處理國家安全案件的法官名單做法類似,以剔除那些明顯具有政治偏見的法官。

《文匯報》

認清「三權分立」挑戰憲制秩序的本質
香港憲制秩序是中央主導下的行政主導制,就是希望行政、立法、司法既配合協作又依法制衡,實現有效管治,而不是把行政、立法、司法之間合理監督變成分權分立、互相對抗,更不是把立法、司法變成干擾施政、損害行政長官管治權威的工具。反對派對本港由基本法規定、中央主導的行政主導政制視而不見,不斷誇大從不存在的「三權分立」,其背後政治意圖就是無限擴大放大立法權、司法權,貶低、壓制行政長官的主導權,進而壓制中央全面管治權。反對派糾纏於本港奉行「三權分立」,更為了凸顯「一國兩制」下本港的「一制」,與國家的制度截然不同,並以此製造在心理上對「一國」的抗拒,令香港偏離「一國兩制」的正軌。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南華早報》

US sets dangerous example on Taiwan
China has an anti-secession law that authorises non-peaceful reunification with Taiwan in the event of the island being separated from the mainland by, say, a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But there are other criteria relevant to a claim to be a country. One is whether other countries are seen to consider a place to be sovereign or to treat it that way, for example with official or semi-official vis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