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不管北風如何猛 六四燭光絕不滅
今年六四悼念活動壓力空前,明年情勢只有更惡劣,因為北京將要把國安法強加在港人頭上。目前具體條文仍未曝光,但京官、港官及他們的黨羽已殺氣騰騰的劃定這樣那樣的禁區,劃下一條一條紅線。未來一年不管是組織悼念活動的支聯會,敢於堅持六四真相的人與團體包括學校面對的威脅更赤裸裸,可能被官方以顛覆政權的罪名拘捕及起訴。然而,良知、自由、人權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也是我城的靈魂。失去了這些,我們就成了行屍走肉,我城就真的成為另一個內地城市。今晚不管是在維園、在教堂、在公園、在街上,讓我們繼續高舉手上的燭光,讓當權者知道恐懼沒能侵蝕我們的靈魂,不管北京吹來的風如何猛,我們都不會低頭,更不會讓六四悼念燭光熄滅。
《東方日報》
沙中線廢官失職 只懂卸責不問責
獨立調查報告不痛不癢,政府大耍太極,不但追究責任落空,甚至為事件補救亦令人失望。沙中線紅磡站月台爆出短筋醜聞,有百分二至三鋼筋被剪短,竟然不用拆卸,只是加固了事,十分兒戲,仍存在倒塌危機,令人憂慮安全問題,乘客隨時變成「沙中人」。而獨立審計報告亦揭示,調查委員會去年二月底提交中期調查報告,向政府建議的五十八項改善措施,過了年多只有十四項措施已經落實,其餘四十四項措施仍在籌備階段,進度緩慢,未知何日才能全部落實。
《明報》
疫下悼念方式有改 平反六四訴求不變
香港與內地關係,因為反修例風暴變得高度緊繃。不少港人擔心「一國」壓倒「兩制」,有些人明知華府不過視香港為中美鬥爭下的一枚棋子,仍然希望借助美國向北京說不,至於中央則關注港獨活動由暗轉明並與外部勢力勾連,擔心香港成為「顛覆基地」,決意推動港區國安法。港人對內地的不信任,正處於六四事件後最高的水平,中央表示港區國安法無損港人依法享有的自由和權利,並未消除香港社會出現的疑慮。香港信心問題回到原點,不少港人對一國兩制有很多憂慮,擔心港區國安法會「以言入罪」。回歸以來,港人一直可以舉行六四悼念活動,成為香港奉行一國兩制擁有言論自由的重要標誌,港區國安法實施後,港人能否繼續高喊平反六四口號,成為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經濟日報》
外國月亮特別圓? 倉促移民要三思
對港人來說,在有得選擇下續領BNO旨在買個心安,當實際要落實移民,內心卻無比掙扎,須思考個人前途,移民外國後未必會找到相若香港收入的工作,人際關係要由零開始建立,個人是否適應到新生活?子女又能否融入外國學校生活?在港的所有資產是否需要變賣?
之前的經驗顯示,不少港人移居海外後在工作、生活、文化上遇到困難,但香港卻適逢其會出現新轉機,以致錯失良機,最終要回流重頭開始,結果是兩頭不到岸,備受折騰。
《信報》
金融冷戰恐怖平衡 巨人理性指數堪憂
美國限制香港使用美元結算系統,被視為中美金融戰中最具殺傷力的「核選項」,代表商界的自由黨立法會議員鍾國斌更直言,若特朗普政府出此殺着,香港恐怕「即刻冧檔」。然而,內地有說法指中國既是日本以外美國最大的境外債主,規模達三萬億美元的外滙儲備中接近六成是美元資產,作為反制美國的手段,狠狠拋售美債也是一個「核選項」!這不就是當年美蘇冷戰時代的「恐怖平衡」,讓雙方都不願真的打一場核戰嗎?
中國拋售美債或可令債息在市場供求失衡下顯著抽升,增加美國政府和企業的資金成本,從而打擊其經濟,惟只要稍作理性分析,便知這一招效果恐難持久。
《大公報》
國安立法勢在必行 港人意願必獲尊重
中央在立法過程中並非閉門造車,恰恰相反,港區國安法為香港而立,為保護絕大多數香港人的福祉而立,中央絕對沒有不尊重香港民意的道理。事實上,十七年前香港曾就二十三條立法並進行過廣泛的民意諮詢,這些民意資料至今保留在案。中央與香港各方溝通密切,也有專門機構收集香港民意,對香港人所思、所想、所憂、所懼,瞭如指掌。而在互聯網時代,諮詢民意的方法很多,可以使用傳統方式,也可以通過網絡各抒己見。更何況全國人大網站,完全可以收集香港市民就國安立法的意見。全國人大常委會在起草過程中將充分尊重香港民意,而最終的法律條文中將體現這些民意。
《文匯報》
建聯防聯控機制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課題
記得國家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時,政府和傳媒創造了一個名詞,叫「大灣區居民」,人們期待隨着大灣區內基建設施的完善,內地居住、香港生活會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一場新冠疫情,將灣區公共衞生協同發展,變成了大灣區建設中第一道不可逃避的必答題,相關各方必須以大灣區建設發展的高度來思考和解決這個難題。首先,在新冠有效疫苗得到廣泛應用前,防疫依然是一個重要的議題,跨境限制措施是否一直維持?其次,由2003年沙士、2009年豬流感,到今年的新冠疫情,人類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面對新病毒的挑戰,是否每次遇到疫情都要斷絕往來?便利人員流動是大灣區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這就要求粵港澳必須建立公共衞生聯防聯控機制,來平衡防疫和人員流動的需要。
《南華早報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eaceful traditions of June 4 vigil must be upheld by all parties
Amid debate over recent years about the operation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the vigil has been seen as practical evidence that the concept can work. We trust this June 4 will be no exception. It is to be hoped that even after the security law is passed, peaceful rallies will remain among the freedoms that set Hong Kong apart.
The vigil is in the nature of a test case. It is therefore paramount people participate in a way that upholds its peaceful traditions, and that this is reflected in the approach adopted by pol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