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報章社評節錄5.28

《蘋果日報》

「利刃」懸頭也不能嚇怕港人
港版國安法不管如何粉飾遮掩都顯然是把內地法律概念、制度引入香港,把內地任意拘捕起訴的做法施加在700萬港人及數十萬在港居住的外國公民身上。此外,新法例可能賦權執法部門凍結個人或企業資產,原來自由流動的資金將受到限制。再加上顛覆國家政權罪名隨時是以言入罪,未來還可能像內地般設立網絡監察制度,動輒封賬號或清除敏感字句。換言之,香港的法治、言論自由、人身安全、資金流動自由將在國安法下土崩瓦解,倚靠這些獨特優勢而蓬勃發展的金融業、金融中心地位怎可能維持下去呢?任志剛怎不是以謊言欺騙港人?

《東方日報》

搗亂失敗再搗亂 更證立法及時雨
幸好,中央改弦更張,強勢反擊,不管反對派如何擺出大義凜然狀,不管反中亂港傳媒如何抹紅抹黑,也不管美國如何對中國採取行動、對香港進行制裁,「港版國安法」立法都是天經地義,無可置疑,勢不可擋。中央出手救港維護國家安全,決不任由反中亂港集團繼續胡作非為。如果說,《基本法》廿三條是北京賜予港府的尚方寶劍,港府無福消受,由北京御駕親征,親自亮劍降魔伏妖,就是應有之義。

《明報》

中美過招有虛有實 香港不能自亂陣腳
中美鬥爭白熱化,有虛招有實招,香港身處大國博弈漩渦,既要多做沙盤推演,想好應付各種可能情况的策略,同時亦要避免自亂陣腳,別人劍鋒未亮自己先嚇死。香港外匯儲備規模達4400多億美元,相當於貨幣基礎兩倍多,銀行資本水平強勁,金融根基穩固,內地持續深化改革,對香港亦是有利因素。未來香港能否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對外取決於中國與西方保持經貿合作,對內則取決於「兩制」和法治得到維護,以及社會和平穩定。

《經濟日報》

政經陰霾樓市穩 市民入市考信心
首先是美國揚言對港區國安法採取強力反制措施,一旦美國取消香港特殊地位,恐對本港經濟造成一定打擊,推高失業率,影響樓市氣氛。
其次是短期新盤供應量較多,料下月有近2,000伙推出應市,但今年一手迄今累計售出逾4,400伙,距離去年2.1萬伙仍有一段很大距離,故發展商會趁當前銷情理想,盡快推盤,追數之餘,也務求及早套現。
準買家入市須量力而為,逆市撈底須有足夠財力守住,財力不足而貿然高追入市,隨時重蹈早前半新盤蝕讓個案覆轍。

《信報》

MSCI投下信心一票 珍惜香港金融中心
MSCI是一家私營企業,為股東利益不會不考量箇中風險。港交所未來發行的MSCI指數衍生工具,將覆蓋如MSCI新興市場亞洲指數、MSCI日本指數、MSCI新加坡指數及MSCI印度指數等,多年來一直在新加坡交易所有買賣。MSCI現在大幅縮減與新交所二十三年來的合作,必定衡量過利害得失,結果選擇香港,證明這個國際金融中心相比其他市場仍然是最有前途和錢途,故決定投下信心一票。
至於政治層面上,眾多國際基金與投資者都以MSCI指數為投資基準,截至二○一九年底,全球追蹤MSCI系列指數的資產超過十三萬億美元,當香港發行相關MSCI指數期貨及期權後,將會是國際基金進行資產配置及風險管理的不二之選,世界各地投資者的利益與香港連繫加深,變成休戚與共,一榮俱榮。

《大公報》

切勿低估中央維護國家安全的決心和信心
事實上,國安法禁止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勾引外部勢力以及恐怖主義等四種罪行,內容清晰,有的放矢,針對的是少數違法分子,與絕大多數市民無關。只有心中有鬼的人才會害怕國安法,才會將之「妖魔化」、抹黑,鼓動社會恐慌情緒。而從短短三日內有一百多萬香港市民踴躍簽名支持港區國安法、工商界人士爭先恐後表態撐國安法觀之,愈來愈多香港人知道國安法是保護香港,勢在必行;愈來愈多香港人認識到,國安法是對症下藥,可以解決香港社會積存的種種病態,因為沒有穩定的社會環境,一切都無從談起。
國際政治形勢複雜,香港的亂象不可能因為國安法的推出就戛然停止,有時候鬥爭還會非常激烈。夏寶龍因此對港區政協委員提出四點希望:要有政治擔當,提高認識、服從大局;要站穩愛國愛港的立場;要堅定跟隨中央;要敢於發聲、敢於鬥爭、勇於鬥爭。

《文匯報》

釋除疑慮抗干預 打好香港保衛戰
夏寶龍重申港區國安法的立法,保護的是香港大多數人的權利、自由和利益不受侵犯,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和發展利益的立場不會變,港人「馬照跑、舞照跳」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不會變。眾所周知,任何權利自由都是建基於法治之上,沒有法治,談何自由。修例風波以來的事實證明,黑暴攬炒令香港法治瀕臨崩潰邊緣,剝奪了多數港人的正當權利和自由。中央訂立港區國安法,防止、懲治危害國家安全、公眾安全的暴行,打擊的是極少數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絕不是為了剝奪港人的權利自由,更不會以言入罪。相反,國家安全有保障,大多數港人的權利自由也更有保障。

《南華早報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World hopes rest on speedy recovery in US labour market
Economists and investors can’t agree on whether a US recovery will be quick or slow. One camp predicts continuing weak consumer demand as the unemployment rate can only fall slowly from its historic highs.
But a study by Goldman Sachs finds that the highest job losses in the US were followed by the fastest labour market recoveries. It determines that eight in 10 job losses are temporary, and most workers expect re-employment as soon as the economy picks up. The world economy can only pray for a speedy labour recovery in the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