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歐美為何被「武肺」殺個手足無措
可以說,愛滋病已是上一次對歐美國家、人民最大的疫潮威脅,其他如90年代末在香港爆發的禽流感及2003年的沙士都沒對歐美國家政府及人民帶來太多威脅,染病人數少,影響轉瞬即過,像是小小的漣漪般過後無痕。剩下足以威脅歐美民眾的傳染病就是季節性流感。對歐美政府及民眾而言,流感早已跟人類社會長存,每年都會出現,當中有多種流感病毒更已有疫苗預防。
按歐美一般民眾的經驗,即使惹上感冒也能靠自身體力及多留在家中休息而痊癒。正因為近30年來疫症威脅彷彿已成歷史,西方國家從官到民漸漸麻痹大意,對新病毒及疫情容易掉以輕心,不覺得有逼切需要採取有力阻隔措施;至於官員政客則不想阻擾日常生活及經濟活動以免開罪選民,或被指製造恐慌,只好一廂情願相信像感冒的新疫症可以自行痊癒及過去。結果,大部份政府到情況失控才出手,措施來得too little too late,疫情便一發不可收拾。
《東方日報》
旅客量跌不停 誰來觀光死城
自從開放個人遊,內地客已是旅遊及零售主要客源,可是近年受到反中亂港勢力歧視杯葛,漸漸減少來港,等於趕走米飯班主,相反,一批又一批假難民湧港,每年支出十多億元招呼這些蛀米大蟲,令人又想起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署拖欠當年越南難民在港期間逾十一億港元開支,三十年來未有清還,港府對此筆陳年爛帳懶懶閒,慷納稅人之慨,今時今日香港落難,外國又有伸出援手嗎?
《明報》
外國輸入病例驟增 疫情考驗公民素質
世上沒有滴水不漏的檢疫措施,香港作為國際都會和高度開放的小型經濟體,難以隔絕與外界聯繫,是否應該效法澳紐等個別國家,一刀切要求所有入境者強制檢疫,還是像新加坡那樣,視乎某地病例增加速度,以及當地政府防疫有否「放軟手腳」等,再作決定,有待港府和防疫專家權衡利弊,然而大方向應該是從緊從嚴,確保本已備受壓力的公營醫療系統,不會被疫情大爆發壓垮,重演意大利醫療系統崩潰的災難。
防控疫情是全港所有人的責任,外國輸入病例風險增加,本港疫情稍後可能加劇,當局必須設法確保前線醫護有充足防疫裝備,政府也應設法提升病毒測試處理能力、擴大檢疫中心設施容量。與此同時,市民也要堅持防疫,不能因為抗疫戰曠日持久,出現「厭戰」情緒,率性而為。
《經濟日報》
儲局板斧盡出 穩信心還須團結抗疫
儲局和環球央行已積極出招穩定金融市場,即使市場反應悲觀,但央行仍須做,各國下一步須做好兩件事。首先,須有落地措施支援受疫情衝擊的行業,才能穩住經濟。為求抗疫,民眾減少社交接觸,變相扼住了服務業咽喉。航空業首當其衝,北歐航空公司昨宣布裁員9成,約1萬人臨時失業,而根據沙士經驗,航空業最先受打擊,卻是復甦最慢,如何幫助受影響企業度難關成急務。
再者,儲局須深思一刀切式放水的成效,是否有需要參考人行定向降準、歐央定向長期再融資計劃的做法,鼓勵銀行針對中小企放水,來支持實體經濟。各國政府也要因應最受疫情打擊的行業,逐一按體檢落藥,緩解衝擊。
《信報》
央行放水僅補底 還須財政救經濟
環球央行集體行動,是走出正確的一步,但遠未足夠,亦非萬應靈丹。觀乎市場反應,目前最令人憂心的是疫情仍未見盡頭,對經濟的損害有多深,更是無法預計,世界各國必須在抗疫及財政支持上給力,並且迅速行事。如果衰退已屬無可避免,也要防止由衰退演變成蕭條,否則,經濟將跌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大公報》
美國救市失效 市場愈救愈慌
事實上,雖然金管局因應美國減息而下調逆周期緩衝資本比率,可釋放更多流動性,讓銀行有更大空間支持實體經濟。不過,香港銀行業並無跟隨美國減息,維持利率不變。這一定程度反映疫情困擾香港經濟前景,市場資金需求不大,就算銀行降低利率,也未必能吸納更多貸款,反而遏抑經營利潤與承受更多風險。
值得留意的是,作為拆息按揭利率參考指標的一個月港元拆息,昨日不跌反升,相信與環球金融市場持續動盪不安有關,銀行不大願意拆出短期資金,預期港元拆息大幅下降、提振香港轉弱中的住宅樓市,只是市場人士一廂情願的想法。
《文匯報》
借鏡澳門調整防疫重心加快復甦
另外,疫情始終會過去,疫後經濟復甦隨之成為更重要的工作。本港屬於細小的外向型經濟體,經濟極度依賴對外往來,內地和歐美等地接連爆發新冠疫情,已經重創本地經濟。最新公佈的2月份訪港旅客數字雪崩式下跌96%,估計3月份的數字會更差,零售、旅遊、餐飲業苦不堪言,失業率更攀至近10年高位。內地疫情逐步穩定,本港在做好疫情防控,確保不爆發社區傳播,下一步可考慮分地區、分階段逐步放寬與內地的人流管制,借內地復工復市的經濟活水,通過內地遊客訪港釋放的消費力,解救本港受疫情影響最重的行業,讓這些行業、從業員喘喘氣,重獲生機。
《南華早報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Shore up defences to keep out imported cases of coronavirus
It is compounded by a shortage of electronic bracelets used to monitor compliance with self-isolation, and confined living spaces which enhance contagion. Ultimately, we probably need an independent review to identify inadequacies and shore up the city’s defences. It seems sensible to expect the next viral attack to be only a matter of time. That said, we should be grateful to many people for their awareness and caution, without which the outbreak could have been much worse than nearly 150 cases and four death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