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報章社評節錄2.11

《蘋果日報》

葉劉林鄭習近平的官狀腦炎
當然,香港的官狀腦炎比之中國還些許距離。習近平昨日在北京市中心一個社區巡視,官媒捧為調研、指導新冠狀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網民就裝着看錯照片,為習總到武漢視察疫情而鼓掌,極盡嘲笑之意。林鄭的巡視迄今未涉足醫院前線、籌劃中的隔離營,豈不也是隔靴搔癢?
尤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目前到武漢支援防疫的外地醫護人員已達1.1萬人,武漢市政府的感謝政策之一竟是:「支援武漢防疫工作的外地醫護人員,在武漢購房申請異地公積金貸款時,不受戶籍地限制。」此時,還幻想外地醫護人員在武漢買樓,官狀腦炎如果不是病變成腦癌,豈會出台如此政策?而香港的高官、親共政客,如果不是腦炎正病變成腦癌,豈會堅拒全面封關,豈會不知獎勵商戶全球搜購口罩,反而只想阻止他們發「國難財」?

《東方日報》

口罩炒賣已失控 政府淪殺人幫兇
香港面對的是一場廢官瘟疫,七百萬人受災,並沒有特效藥可治。特區現在就像一個活死人,四肢癱瘓,無力執行政令,血液循環不順,大腦及多個器官缺氧,任何決定都似在無意識昏迷狀態作出,完全失魂,最大問題是新陳代謝停頓,無法排污減廢,導致廢官長期弄權,天怒人怨。有道是長痛不如短痛,置諸死地而後生,香港正是處於這歷史存亡關口,掌權者再不動手收拾殘局,便會成為歷史罪人了。

《明報》

防疫物資合理管控 籌謀無口罩的日子
防疫物資不是陽光空氣、可以取之不竭。倘若疫情持續到初夏,以現時本港的口罩耗用速度,不少市民早晚將要面對「沒有口罩的日子」。從常人心理角度,有口罩防疫總比沒口罩強,不過很多外國專家和研究亦指出,一般人在社區戴口罩防疫,效用遠比想像的有限。口罩供應愈益緊張,愈要用得其所。政府和專家需要及早讓公眾明白,沒有口罩不等於世界末日、一出街便會受感染,眼前首要任務是確保醫護有足夠口罩等防疫物資。政府和本地專家可攜手發出防疫指引,指導公眾如何善用有限口罩,讓市民心裏有底,知道在口罩供應日趨短缺下可以怎麼辦。

《星島日報》

應追究罷工醫護法律責任
罷工醫護不僅須應付民事索償,還可能要面對醫管局的紀律處分。醫管局員工陣線早前與醫管局談判時,提出「不秋後算帳」的訴求,但對方一直沒有答應,顯示局方未必不會出手,劍隨時會出鞘。
要避免醫護日後再以罷工為要脅,不斷興波作浪衝擊醫療服務,損害病人,醫管局應積極考慮採取紀律行動,施加足夠的阻嚇力。同樣地,受影響的病人和家屬作出民事索償,也可令醫護考慮再罷工時多了顧慮,三思而行。

《經濟日報》

穩定口罩供應 港府要說到做到
港府更要說到做到,主動聯絡及為自行生產口罩的商人提供支援,如物色無塵廠房、協助進口機器和原材料的審批,加快投產進度,再配合懲教署的生產,盡快為本港提供穩定的貨源。
市民人心惶惶持續搶購口罩和日用品,民間商界只能各盡其力全球搜購口罩和自行設法建生產綫,在在反映政府作為不足,和他們對政府缺乏信心。防疫抗疫是與時間競賽,政府應盡速承擔起應有角色,挽回市民信心,帶領全民打贏這場疫戰。

《信報》

政府該傾力協助「土法煉罩」
政府若然有心幫助市民,不妨三管齊下,其一當然是放棄價低者得的官僚習性,千方百計全球採購,嚴格而言是搶購;其二是循着葉劉淑儀所說的思路嘗試立法禁止抬價;其三是傾盡全力協助民間生產口罩,甚至在最壞關頭向市民提供口罩原材料,回到家中自行加工縫製。

《大公報》

全國抗疫一盤棋 特區仍須加把勁
解決“口罩荒”只是防疫的冰山一角,特區在防疫方面要做的還有很多。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要遏制疫情蔓延,要堅決做到應收盡收,盡最大努力收治病患者,切斷傳播途徑;全力做好救治工作,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堅持中西醫結合;加強輿論引導工作,公開回應市民關切;加強疫情防控的統一指揮,關愛在一線工作的廣大醫務人員。特區政府按照上述要求去做,則一定能打贏這場戰爭。

《文匯報》

速捕速檢控速判監 制止違隔離令惡行
非常時期,要用非常辦法。本港防疫形勢不容樂觀,追捕、起訴、判處違反隔離令者刻不容緩,這關乎本港公眾生命安全、人心穩定,唯有以法律手段制止違反隔離令的歪風,提升接受隔離者守法隔離的意識,才能有效防止防疫安排出現重大漏洞,讓加強防疫管控的努力不會付諸東流。從嚴防疫是當前首要任務,也是社會共識,執法、司法機構應互相配合,以即捕即檢控即判監的原則,合力依法落實強制檢疫安排,對全港市民的生命安全負責。

《南華早報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arasite’ a welcome shake-up for Oscars
The academy’s overseas membership has expanded dramatically. Last year, it invited 842 film industry professionals from about 60 countries to become members. Their voting power may have played a part in Parasite doing so well.
While the academy may be making a big effort to appear more inclusive, it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Even though several women filmmakers made well-regarded pictures, none were nominated for best director this year.
That said, to anyone watching the telecast the awards night may have looked inclusive, with a lot of women presenters, much comment about gender equality and people of colour on stage. But all this can appear cosmetic in an industry that remains generally male and wh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