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報章社評節錄12.20

《蘋果日報》

中共為何官民攜手為蔡英文助選?
中共要維護一黨專政,當然不會重視民意,更要剝奪民眾選舉、被選舉的政治權利。但它不能不提高長期執政的認受性,以減少權貴瓜分政經利益阻力,途徑之一就是強調對敵鬥爭,甚至沒有敵人時,也要製造假想敵,誇大反華勢力、台獨、港獨的影響,不時動員民眾反日反美、反台獨、反港獨,搞得中華民族好像每日都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一旦離開中共偉大光榮正確的領導,就會成為亡國奴。

《東方日報》

奪命車禍頻上演 氣數已盡有迹尋
在玄學角度上,人有人運,物有物運,地有地運,天有天運,一切都是依軌迹而行,早有定數,這不是迷信,而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積累下來的智慧。香港過去被譽為福地,極少天災人禍,每次都能化險為夷;回歸前,港英政府行政主導,強勢有為,公務員及執法隊伍更被譽為世界一流,為何這一切到了回歸後即走樣變形,換了另一番光景?這些年,香港惡運連連,福地淪為亂地,不僅車禍多,瘟疫多,賊匪多,基建醜聞多,就連政治暴亂也愈演愈烈。說穿了,正是盛極而衰、物極必反的道理。

《明報》

處理社會深層次矛盾 豈能削足就履靠「造數」
政府強調要處理社會深層次矛盾,土地房屋問題可說是重中之重,政府必須有迎難而上的決心,用「造數」手法去「處理」深層次矛盾是自欺欺人。土地供應小組過去多次指出,市民希望住好些住大些,政府增加土地供應「愈多愈好」,若用同一邏輯處理房屋問題,實在看不到有理由下調房屋供應目標。「報告」提到,全港「居住環境欠佳的住戶」數目為11.91萬個,較去年增加2500個,其中居住在僭建物的住戶更較去年增加400個。政府官員應該撫心自問,一再下調公屋供應目標,對於大批正在輪候公屋的基層家庭來說,究竟意味着什麼。

《星島日報》

習促澳門「合力」 對港要求一樣
香港目前面對的危機,除了動亂未息,經濟也正不斷下滑,嚴重打擊未來發展,從中央看來,各界和政府也應合力克服困難。習近平對澳門各界提出的第二個「帶頭」,是帶頭做澳門繁榮穩定和諧的重要推動者,用理性協商的辦法解決矛盾。這番說話對香港同樣適合,只要代表不同利益的各界能放下矛盾,合力應付這場政治經濟風暴,相信難關是可以渡過的。

《經濟日報》

彈劾特朗普 項莊舞劍旨在大選
由於「通烏門」證據較「通俄門」確鑿,支持彈劾的民意又升至逾半,佩洛西終於出手。惟現時有傳共和黨參議院院長麥康奈爾,或尋求直接進行全院表決,不讓事件發酵,佩洛西則要求麥康奈爾先交出審訊程序,才選出「代理人」參與參議院選舉,啟動參議院審訊。

《信報》

彈劾當選戰打 特朗普博同情
彈劾案本應是非常嚴肅的一回事,針鋒相對亦該以客觀證據為基礎,共和黨敢於天馬行空,把即將受審的總統比喻得神神化化,無非因為看準了罷免圖謀必定失敗,民主黨不可能取得三分之二贊成票趕特朗普下台,於是索性施展渾身解數,將彈劾案當作選戰來打,討好的對象是廣大選民。抬出耶穌作類比喻,合理不合理沒問題,只要這個主觀印象能夠烙進選民的腦海,則是有賺不賠。

《大公報》

講團結不內耗是澳門成功落實「一國兩制」的重要經驗
有目共睹的是,香港澳門同為特區,一個喜氣洋洋,人人笑臉;一個飽受暴亂摧殘,止暴制亂、恢復秩序仍然是當務之急。不管兩地情況如何不同,對中央而言,手背手心都是肉,關心愛護並無二致。習主席在百忙中會見特首林鄭,其實也是為香港特區打氣,他再次充分肯定林鄭在非常時期體現的勇氣與擔當,對林鄭早前赴北京述職時提出的特區政府下一步工作的設想也都完全支持。習主席還希望特區政府各個部門繼續在行政長官領導下,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把香港的事辦好,可謂語重心長。林鄭則承諾一定會帶領特區政府繼續做好止暴制亂工作,盡快恢復香港的社會秩序。

《文匯報》

澳門五大成功亮點 揭示「一國兩制」實踐基本規律
在發展模式和路徑上,澳門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充分用好中央支持政策,為澳門發展拓展新空間、注入新動力。澳門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視為破解自身難題、探索發展新路的最大機遇所在,主動對接共建「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按照中央對澳門發展的定位要求,立足澳門經濟發展的實際,扎實推進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建設;澳門特區政府已啟動編制《澳門特別行政區五年發展規劃》附件──《澳門特別行政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立「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工作委員會」,切實將「國家所需,澳門所長」和「澳門所需,國家所長」結合起來。回歸20年,是澳門歷史上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南華早報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Macau must explain why it stopped journalists from entering
The celebrations are an event that resonates in Hong Kong and journalists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their readers to cover them. The Macau authorities need to explain how that raises security concerns that justify denial of entry, notwithstanding the principle of press freedom enshrined in the Basic Law of both cities. Without press freedom other rights are less protected against ero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