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拒絕遺忘的抗爭不能鬆懈
一年多過去,林鄭已然大權在握,超然於任何制衡力量,她對民意特別是不同意見非但不肯聽,還全方位來個秋後算賬,打擊面遍及社會各階層、各專業,社工、醫護、教師、記者、學者、議員……都不能倖免。抹黑、醜詆逆權運動的文宣更是排山倒海,希望洗白北京與特區政府的惡行。在這樣的橫逆下,我們需要書寫、出版、閱讀更多類似《反抗的共同體》般著作,好為自己、為下一代留一個可靠歷史紀錄,抵抗當權者的洗腦攻勢。
《東方日報》
防疫朝三暮四 津貼多此一舉
須知道,目前經濟冰封,失業率高企,情況極為嚴峻,加上港府救市紓困措施告一段落,年關將至,基層勢更難捱,即使僥倖沒有病死,隨時也會餓死;另一方面,冬季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同樣來勢洶洶,一旦與新冠病毒交叉變種,後果必然是災難性。但港府連推廣市民接種流感疫苗都懶懶閒,停課措施做一截不做一截,小四以上不用停課,到底是甚麼道理?疫情還怎麼可能有效遏止?難為政務司司長張建宗還有心情大講廢話,聲稱不排除推出更嚴厲防疫措施,令粵澳對香港放心云云,敢問何謂更嚴厲措施?敢問何時推出?何況廢官口中的「不排除推出」其實同推出無期無異,香港不斷沉淪,豈是無因!
《明報》
中國從此沒有貧困縣 今後富強目標更艱難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個顯淺的道理,沒有人會不懂,關鍵在於落實,中央政府不可能年年派員去扶貧,倒不如從根本做起。况且,在全國宣布脫貧任務已經完成之後,還要面對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提高,原來的貧困戶也不會滿足於擺脫貧窮,如何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結構性問題,應該是國家下一個重要的目標。
《文匯報》
目標導向痛下決心 「清零」為本升級抗疫
本港作為多元社會,任何政策、措施難免存在不同意見,落實起來難免有困難和阻力。但辦法總比困難多,而且希望一個辦法被所有人認同接受,幾乎是不可能的。要讓人人滿意,最後一定是所有人都不滿意。本港經過三輪抗疫,檢測能力、建設方艙醫院的能力、經驗都有所提升,而且現在醫護界、普羅市民、公務員團體,都充分認識到抗疫的迫切性,相信較之前三波疫情,如今本港更有能力應對疫情,關鍵是政府下決心、有承擔,一鼓作氣,按專家的科學建議,力排干擾,作出更徹底的防疫政策決定。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南華早報》
Pan-dems must find a way forward in these troubled times
The pan-democrats made a strong comeback after shunning the provisional legislature 22 years ago. The changing paradigm has once again put them at a crossroads. They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well liked by Beijing and some others in society, but they have been an integral part of politics under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y stay relevant and continue to play a constructive and meaningful rol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establish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