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反對無理DQ 感謝總辭議員
泛民總辭令建制派及林鄭政權至少在未來一年可以為所欲為是短期要面對的危險,支持民主人權自由,希望保護香港核心價值的市民及從政者必須正視及作好準備。但更大的考驗危險還在後頭,那就是立法會在人大決定後已成建制派、土共政團的禁臠,泛民政團成員固然沒有多少機會再參與,即使沒有政黨背景但獨立敢言的市民也隨時會被因不符經常搬龍門的「愛國愛港」標準而被DQ(不管參選時或成功當選後),根本沒辦法成為真正民意代表,根本難以如實反映市民的意願。
《東方日報》
倒行逆施無王管 立會淪為一言堂
別說港府一味含糊其詞,僅拋出一堆虛無縹緲的數字,說10多年後就會有若干樓宇落成,市民聽在耳裏疑在心中,根本不信。就連作為保皇黨的建制派,也是跟港府一般糊塗,從來無好好地利用貼身例子向公眾講解明日大嶼優勢。例如人工島一旦建成必可刺激旅遊業,將來是否可以提供大量旅遊和表演場地,甚至將紅館遷入其中,騰空九龍土地另作發展?又如大嶼山填海造島既貼近機場,又鄰近澳門,是否可以利用其地理優勢發展博彩業,不讓澳門專美?這些都是生動貼身的例子,將來亦大有可能成真,最重要是能引起市民興趣去討論,去判斷優劣,而不是空有一堆冰冷數字和離地願景,結果市民只知填海造島破壞生態掏空庫房,只有負面沒有正面。
《明報》
支持修法反壟斷 抵制粗暴蠻施政
一間企業是否能夠上市並非最大的公眾利益問題,關鍵是政府這種隨時隨便出招,增添了不可預測因素,以後風險投資基金在評估初創企業時,無形中會加大風險因素,可能扼殺了科技初創企業,最起碼會加大了成本,令政府所說「激發創造創新活力」的原意大打折扣。政府為了保護投資者和中小微企及消費者的利益,絕對應該支持,但在實施手段和時間上緣何一再出現巧合,則有欠解釋和澄清。
《文匯報》
破除洩漏私隱迷思 堅定落實強制追蹤
私隱專員公署指出,私隱權可能受與其有衝突的權利和利益約束,例如公共衞生和公眾利益,以及資料當事人和社會上其他人的生存權。政府為保護生命,可採取適當措施處理傳染病傳播等可能直接危及生命的情況。可見,保障私隱不應成實施強制追蹤、防疫救人的障礙。當然,政府可在法律上進一步明確使用個人資料的限制,承諾加強對隱私保密,令強制追蹤和保障私隱共存不誤。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南華早報》
Electric nightmare for Hong Kong consumers
The government is in a weak position when it comes to monitoring utility charges. This is not helped by the much-criticised profit guarantee scheme.
Officials have provided electricity subsidies in recent years to help relieve the burden on households and businesses affected by economic downturns. This is the least the government can do when it fails to put in a place a better tariff adjustment mechanism. But the subsidies also have been called into question, as it is essentially using taxpayer money to benefit profit-making uti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