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民主派議員不能枉做遮羞布
中共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侮辱香港議員、民意,而且選擇在美國總統選舉紛爭持續之際動手,不無試探美國及國際社會反應之意。但在拘捕七名延任及辭職議員後,又迫不及待地展開DQ程序,顯示中共港共的意圖不只在於打壓民主派議員、務求他們噤聲,更可能有急切的議案或法例要由立法會通過。隨着港版國安法實施,港人已失去抗爭的街頭運動、國際戰線空間,如今議會戰線也不復存在,香港無可避免地墮入危崖,惟有期望鳳凰湼槃。
《東方日報》
半撤辣招挽樓市 振興經濟邁一步
政府是次行動算是回應各界的訴求,雖然委實來得遲了一點。美中不足的是,今次只是半撤辣,工商舖先行,住宅物業依然限制重重。當局一向的態度,是把住宅跟非住宅市場分開處理,前者因為直接涉及民生,被視為燙手山芋,政府態度是斬腳趾避沙蟲,盡量不去觸碰,以免被指助長炒風,阻礙市民上車,引起爭議。然而,辣招已設置十年,樓價依然上升不絕,遍地無殼蝸牛,有意置業者顯然未受惠於辣招,反而要硬食附加稅項,上車成本更難負擔。政府弄巧反拙,反而造就劏房市場,業主既然賣不出去,把單位一分為幾伙,收取租金牟暴利。總之辣招破壞樓市生態,屢屢出現畸形狀況。
《明報》
立法會風雲再起 物極必反要留神
過去一年多,香港局勢發展有若鐘擺,政治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互為影響。去年這個時候,反修例風暴來到高峰,一年後的今天,社會運動已經進入低潮期;中央推出《港區國安法》後,香港社會看似回復平靜,實際仍是外弛內張。世事物極必反,各方都要三思事事做盡的後果。政治鬥爭折騰香港多時,唯有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恢復溝通對話,才有機會走出死胡同。《港區國安法》斷絕了港獨之路,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特朗普對華「無底線」外交將成過去。香港內外形勢出現了一些變化,泛民與中央應把握眼前契機,重開溝通之門,不要「無底線」鬥爭。由處理香港問題到大國外交,中央強調的都是「底線思維」,泛民應該多去理解;與此同時,中央亦應向泛民釋出善意,除了底線以外,什麼都可以談。
《文匯報》
攬炒派瀆職禍港 自我斷送政治前途
令市民反感的是,反對派顛倒是非,竟然大言不慚聲稱,留任立法會是「為阻止政府惡法通過、阻止建制派清算反修例運動」,「利用基本法、議事規則的權利,盡力監察及制衡政府」。反對派議員身為建制架構的成員,對政府施政作出是其是、非其非的合理監督、提出中肯建議,無可厚非;但反對派濫用議事規則拉布、惡意炮製流會、癱瘓施政,罔顧議員為市民謀福的最根本責任,打着監察、制衡政府的旗號,其實是要攬炒香港、對抗中央。攬炒派議員的所作所為已經充分顯示,他們繼續視中央、特區政府和廣大市民為敵人,企圖延續「議會抗爭」搞亂香港,以換取政治籌碼和利益,這是香港市民絕不能容忍的。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南華早報》
Biden should take a more pragmatic approach in ties with China and the world
Biden is, after all, a diplomat and a pragmatist. The strengthened ties forged between Washington and Taipei under Trump will not alter, there being broad support in Congress. But the incoming president knows the provocative stance taken by Pompeo that was spiralling China and the US towards military confrontation is not in the interests of either and has to be tamped down. To take the heat out of strained ties, the US-Taiwan relationship has to be less public and visible and the one-China policy put firmly back on track. There can be no high-level contacts between the American and Taiwanese leaderships, as Trump advo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