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報章社評節錄10.5

《蘋果日報》

做「新聞守護者」還是專權者幫兇
今天,中共政權不住口宣傳經濟如何強大,社會如何安定美好,中國模式如何優越。但專權政府的本質是說謊、圓謊再說謊,誰也不知道經濟奇蹟背後有多少水份,有多少謊話與犧牲。「新聞守護者」這電影及時提醒全球特別是面對極權政治入侵的香港民眾明白極權政體的真面目,對他們以謊言治國的做法可以更警惕,對他們為了隱瞞事實不惜犧牲民眾生命、財產更了解,不會再輕易上當。

《東方日報》

基建淪無底深潭 港珠澳橋成重擔
大橋已經是既定事實,無論賺蝕都不能棄之不顧,基本運作保養維修不能減省,節流不可行,開源卻是最重要的一環,一定要想辦法催谷客流,當務之急,就是恢復正常通關,人流增多,才有機會搞活大橋的使用量,免致成為「無車」大橋。同樣地,高鐵的處境亦是需要恢復通關,才有機會救亡,否則單是這兩個大白象工程的營運費,成為特區庫房永遠不能拋低的包袱。

《明報》

口風突變揭美底牌 台海紅線取代中線
美台政要的口風突變,對台灣的啟示是,在特朗普政府與北京激烈對抗之際,任何沒有白紙黑字的「友誼進展」,即使是政治人物的口頭宣示,都只能視為政治操作而非外交突破。特朗普政府大打台灣牌,是為牽制大陸發展,使美國利益「最大化」,但華府深知,挑起熱戰衝突,「踩紅線」並不符合美國利益,因此,才會出現懸崖勒馬的現象。

《大公報》

重推iBond體現施政為民
曾有人認為,香港單靠金融業就足以養活一千萬人口。其實,金融業約佔香港經濟兩成分量,就業人口只有百分之六左右。少數精英人士利用金融技能賺得盆滿缽滿,大部分市民只能望洋興嘆,這就解釋了一種奇怪的現象:一方面,香港是全球億萬富翁最密集的城市,摩天大樓美輪美奐;另一方面,低收入人群不減反增,㓥房戶悲歌唱不完。過去是平均五個香港人中就有一個生活在貧窮線下,疫情打擊之下,貧富懸殊問題難免進一步惡化。

《文匯報》

郭家麒辱警煽仇 失德失格應懲處
郭家麒之流一再侮辱愛國愛港人士,不尊重國家民族,充分暴露攬炒派鐵心反中亂港,他們肆無忌憚地挑起針對警方、政府和中央的仇視敵視,就是要令香港陷入政爭激化、傷害難平的惡性循環之中。包括郭家麒在內的攬炒派政棍,在不斷「搬龍門」的民調安排下,最終決定接受延任立法會議員1年,他們擔憂日後遭到激進派的狙擊,唯有以暴戾出位的言行討好激進派,以示其延任的政治價值。只是,激進派目的根本志在淘汰、取代攬炒派政客,郭家麒之流的政棍不要顏面的政治表演,挽救不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只能自暴其醜、枉作小人。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南華早報》

How to honour our heroes in tough times
This is not the first time the awards have been called into question. Apart from commending outstanding community figures, retiring officials and outgoing politicians, the honours given to some top aides and allies of the chief executive often renew the perception that such awards are political rewards. Some recipients are undoubtedly deserving of an award, but there are other unsung heroes in society who are equally worthy of recognition. The government must be more mindful of the perception to the choice of recipients if the annual honours list is to maintain its credibility and relevance to th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