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誰大誰惡誰正確?
毛漢果是一條好漢。雖為撐警藍絲,他接受傳媒訪問,在電視機鏡頭前直斥水炮車無差別掃射「完全過晒界」,進而戳破警隊謊言:「水炮車憑咩保護到清真寺?」警隊形象誠信已然破產,猶誓不講人話認錯,固然是恃着有形象誠信徹底破產的林鄭包庇縱容。若非有標榜「誰大誰惡誰正確」的北京──Exhibit A:因一支球隊經理以七字推特撐港而全面封殺NBA──為大靠山,他們又焉會敗壞至此?禮崩樂壞,劉Sir、林志偉恃寵驕橫,孰令致之?同樣清楚不過。
《東方日報》
抱殘守缺無退路 撥亂反正有前途
一國兩制並非死板塊,配合時代轉變靈活調節才有前途,亦可擴至全國帶動改革。類似的操作如橫琴的「一島兩制」,為小小的澳門特區增添更大機遇。中華民族在危難時堅忍求存,在發展時靈活求變,數千年來起起跌跌,現在不又是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心嗎?東風吹,戰鼓擂,現在世界上究竟誰怕誰?連法國總統馬克龍都說西方霸權將到終結時,東方巨龍飛躍,香港不是沒有路走,只是久病飛不起罷了。
《明報》
台方轉軚仍卸責港府 陳同佳案防再生枝節
台灣政界精於政治操作,今天台方警員如何在港「押解」陳同佳,本身便要密切留意。港府深夜已表明,台灣無權派員到港「押解疑犯」。 港府一心希望以2016年荃灣石棺案疑犯移交方式處理陳同佳,由台方警員低調陪同陳登機赴台,然而台方有何操作打算,又是另一回事。誰也不敢擔保,台方會否搞一些政治小動作令港府難堪,甚至令陳同佳赴台自首安排臨場拉倒。台北當局要求港府與台灣簽訂司法互助協議,當中包含大量政治計算,牽涉到兩岸關係和「一中原則」,就算陳同佳赴台自首,相信台北當局也不會就此罷休放棄操作,不排除台方會不斷指控港府「不合作」、未有提供所謂「關鍵證據」,向港方施壓,港府必須有應對準備。
《星島日報》
要「押解」陳同佳 台玩政治心不息
依據本港法律,陳同佳今天出獄後就是自由人,台灣政府人員在港沒有執法權,無從進行拘押解送,兩地又沒有司法互助,甚麼時候去台灣投案,是由陳同佳自己決定。他早前在獄中已經表示,希望先與家人共聚一段短日子,無論在情在理在法,港府及台灣人員都不可能強逼他離港,就算他出獄後不立即登上赴台的航機,民進黨政府也毫無理由可以批評港府阻延。
《經濟日報》
紓困措施治標 平息風暴治本
是次紓困措施與上輪相隔僅兩個月,因經濟形勢嚴峻,下周公布的第三季GDP極可能出現負增長,技術性已陷入衰退,第四季更可能出現失業率彈升。港府加快出招,盡量為最受影響的行業提供支援,減輕經營成本,並表示要令旅業生意回升,目的是保住從業員飯碗。然而,企業生意能否回升,不用裁員,最視乎困擾本港經濟與企業的兩大陰霾。其一的中美貿戰非港府可左右,要看中美如何談判,能否在下月簽署協議;其二的反修例暴力衝突,理論上是港府力之所逮,除了靠警隊嚴正執法,港府若能展現彈性和誠意,透過與市民對話來緩和局勢,才能為經濟止血。
《信報》
經濟紓困稍稍鎮痛 社會內耗仍待止血
超過七成民意不滿《施政報告》,意味着林鄭無法對症下藥,拆解不了社會深層次矛盾和普羅大眾的心結。香港目前亂象紛呈的社會內耗就好比一個人頭破血流,然而方便市民置業的措施只稍稍具備鎮痛作用,根本止不了血。尤其值得深思的是,經過四個多月以來幾乎無日無之的警民衝突,政府早已陷入信任危機,施政方針不獲信納的話,一切難言撥亂反正。
《大公報》
不容“港獨”分子染指區議會
“光覆香港,時代革命”隱藏著“港獨”的密碼,早已是公開秘密。建制派立法會議員曾發表聯合聲明,直指示威者呼籲“光覆”、“革命”涉及“港獨”,違反基本法。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新華社亦曾狠批有關主張挑戰“一國兩制”原則。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楊光則直截了當地指出:“你們想把香港光覆到哪兒去呢?他們的政治動機一目了然,路人皆知,就是沖著‘一國兩制’,其中的一國這個根本來的。”
《文匯報》
民進黨當局以政治凌駕法治損害公義
民進黨當局對陳同佳到台灣自首問題出爾反爾,充滿凌駕法治的政治思維,而且不斷提出無理糾纏的說辭。因陳同佳台灣殺人案而起的本港修訂逃犯條例,被別有用心的勢力衍化為暴力運動,民進黨當局一直藉機炒作甚至一定程度參與,並且借此攻擊抹黑「一國兩制」,成為蔡英文恐嚇選民、增加勝選機會的政治工具。民進黨當局此前曾三度要求將陳同佳移交到台灣審理,陸委會今年5月揚言,「不用修法,也可以馬上送過來」。但當陳同佳表示願意到台自首後,民進黨當局的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以「被自首」、「矮化台灣」等諸多理由拒絕陳同佳赴台。民進黨當局自相矛盾的態度,激起島內外強烈抨擊,指民進黨「政治行先、法治放在一邊」、「重視選舉算計,更勝於人權保障與正義伸張」。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南華早報》
Pass relief measures as a start to solving what is a political crisis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economic meetings last week, Chan was able to cite the city’s stock market performance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as evidence of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That resilience is reflected in the way people are getting on with their lives. They need reconciliation of differences and the healing of wounds. Order cannot be restored by spending money alone. A political crisis still needs a political solution. Meanwhile, Legco should show a sense of urgency in approving funding for relief 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