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報章社評節錄10.16

《蘋果日報》

請李律仁問責跳船
林鄭如何回應李律仁的人話?眾所周知,她不懂得講人話是以條件反射、廢話連篇:「尊重」「與我有沒有其他的工作關係、朋友關係」的個別人士的意見。甚至厚顏無恥,再次懇請香港人繼續支持她及其「問責(?!)團隊」,「共同努力」,「修補撕裂」,讓香港盡早雨過天青。

李律仁承認幫過林鄭抬轎,要負責。作為執權建制之一員,若是稍有良知,又焉能不從自身做起,劈炮抗議給香港帶來前所未見災劫的林鄭?林鄭賜予李律仁金融發展局主席銜頭,閒職而已,何足戀棧。劈炮抗議則或能激發天良未泯的人跳船,引發骨牌效應,令林鄭再不能賴死不走。李律仁,your move。

《東方日報》

消費者法例落後 港人貼錢買難受
特區政府從來不以民生為施政主要考慮,政策離地,更被批評傾斜向商家,消費者保障立法諸多藉口拖延,消委會許多建議都被忽視。若把政府視作服務提供者,香港市民則是世界上最不幸的消費者,每年準時預繳金錢,往往得不到應有服務保證,簡直是貼錢買難受,而且悲哀的是,長年累月要硬啃這個差勁「服務商」。

《明報》

香港政治零風險不再 沉默縱容暴力禍害深
暴力改變了香港,香港美國商會表示,近半會員企業對香港長遠前景悲觀,呼籲盡快停止暴力,以及促請政府加緊推動和解。以往政治風險近乎零的香港,已經一去不返,外資眼中,香港政治風險不僅急增,甚至有可能成為結構性元素長期存在,香港各界、特區政府以至中央,都要認真思考如何處理這一變化。暴力不斷升級,惡果漸漸浮現,遺憾是不少人至今仍為暴力找開脫藉口。殺君馬者道旁兒,香港大律師公會副主席蔡維邦辭職,抨擊公會和一些社會領袖選擇沉默,不去譴責暴徒及縱容他們的人,是一記當頭棒喝。繼續迴避向暴力說不,最終只會害死香港。

《星島日報》

美政客指鹿為馬 用「港棋」制華
美國國會眾議院定於本港時間今晨表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由於得到民主共和跨黨派支持,預計可獲大比數通過。美國一批敵視中國的政客,對香港實況所知片面,帶着傲慢與偏見,卻高舉支持香港爭民主自由的旗幟,而其真實盤算是進一步推香港做牽制中國的棋子,給亂局火上加油。現時美國政壇普遍擔心中國崛起會威脅美國地位,「棒打中國」在政府與民間都大有市場。《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立法過程中,一些國會議員不惜歪曲香港現實,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就如本港部分示威者,只願聽自己想聽的「事實」版本。看來法案只是美國日後借香港「棒打中國」的備用武器。

《經濟日報》

新思維拓地建屋 紓民怨重建信心
特首林鄭月娥預告今日宣讀的施政報告,聚焦土地房屋政策,以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惟在當前社會嚴重撕裂的氛圍下,市民更期望林鄭能提出破局方案,讓香港雨過天青,重新出發。既然政府在拓地政策上已有方向和選項,而選項亦經過社會廣泛討論,現時如何將選項付諸實行,港府須展現出議而有決,決而必行的勇氣,並簡化批地程序,盡快做出成績來,才能重燃青年置業希望。

《信報》

歐盟底牌半露 英國死線不死
英國政黨之間不斷內耗,任何協議都難以闖過國會這關,歐盟既乏誘因亦無意欲跟英國糾纏於脫歐協議談判,這就足以說明何以英國每次要求歐盟延長脫歐限期,布魯塞爾總是唯諾不拒,並無任何成員國加以阻撓。諷刺的是,在這個關鍵時刻有能力化腐朽為神奇的,正正就是尚未揭出底牌的歐盟。英國國會已作好準備加演「周末場」,於十月十九日舉行緊急會議商討脫歐選項,約翰遜回國後如果兩手空空,他就必須遵守《彭浩禮法案》(Benn Act)規定,同日去信歐盟要求把脫歐限期延長至明年一月三十一日;滿口do or die的約翰遜,屆時恐怕真的是求生(強行帶領英國硬脫歐)不得,求死(寧死也不乞求歐盟再度推遲英國脫歐)不能,現在看來他有很大機會免於此劫。

《大公報》

堅守參選大閘就是捍衛「一國兩制」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取」。香港黑色暴亂已持續四個多月,但暴力只是手段,實現「顏色革命」、奪取香港管治權才是目的。過去反對派不那麼重視的區議會選舉,如今成為戰略要地,特區政府能否守住參選資格這個閘門,將「港獨」分子排除在外,挑戰巨大,這也是主導香港未來一段時間政治大局的焦點。要確保選舉公平、公正,特區政府必須有兩手準備。一是堅持資格審查,該出手就出手,堅決粉碎反中亂港勢力藉選舉實現顏色革命「借殼上市」的圖謀。守住參選閘門,就守住了「一國兩制」的底線。二是止暴制亂仍是壓倒一切的當務之急,必要時使出緊急法這個撒手鐧,做好一切預案,有備才能無患。 

《文匯報》

雙管齊下擺脫困局 香港早日雨過天青
特首林鄭月娥今天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受反修例暴力運動困擾,本港仍處於艱難時期,政府必須積極作為,雙管齊下,既要果斷堅決止暴制亂,恢復法治穩定,為落實振經濟、惠民生的政策提供前提條件;同時聚焦土地房屋、扶貧安老助弱等民生問題,下決心解決長期未能解決的深層次矛盾,以利香港長治久安。廣大市民應力挺政府依法平息暴亂,集中精力謀發展、造福市民,共度時艱,令香港早日雨過天青,重新出發。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南華早報》

Despite unrest, the people’s business must come firs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Legislative Council session today is anything but auspicious. Despite a heavy backlog of business inherited from the previous year, pan-democratic lawmakers have mounted what appears to be a renewed attempt to stall the government agenda.The prevailing social unrest has already affected people’s livelihoods and undermined the economy. The last thing the people want is for the relief and economic stimulants scuttled by more political wrang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