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林鄭「人禍」令疫潮更可怕
可惜,林鄭自瑞士回港後推出的措施固然不得力,言行更是跟「逆權運動」時一樣充滿挑釁性,既公開批評醫護人員以工業行動維護公共醫療系統是以「激烈行動」影響抗疫,又不忘擺出「止暴制亂」的嘴臉,惡狠狠聲言要對付反對政府抗疫政策包括不全面封關的抗爭者。在過去大半年林鄭跟社會各界的關係已異常緊張,現在「疫潮」當前她還想算新仇舊賬,醫護人員及市民看在眼裏自然更氣憤,更不願配合政府政策,令抗疫工作隨時事倍功半甚至毫無效用,為市民帶來巨大風險。
《東方日報》
搶完口罩搶大米 恐慌蔓延官之過
更不可不提,恐慌情緒已由搶口罩蔓延至搶糧食,多區超市的貨架空空如也,白米也被掃光,連打十號風球都未曾出現的場面竟在今日上演,說到底是港府無能,市民只能拚命自保。網上曾有「前世做錯事,今世做港人」的戲謔,觀乎香港一幅末世景象,若非前世做錯事,實在解釋不了今世為何慘受廢官折騰。難為廢官厚顏自誇港府防疫是「走在疫症之前」,令人欲哭無淚。反觀小小澳門卻真正實現強政勵治,急民所急,繼必須出示醫生證明、變相拒絕所有湖北旅客入境後,澳門政府昨日又宣布無限期停課以防止疫情蔓延。不怕不識貨,最怕貨比貨,澳門政府出招例不虛發,益發凸顯港府倒瀉籮蟹。
《明報》
口罩供應有局限 防疫須因時制宜
當然,防疫措施沒有「國際標準」,香港可以按自己一套辦事,然而口罩短缺情况,卻反映「全民戴口罩」存在可行性的操作問題。目前全球口罩供應緊張,除了內地和香港,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等地,幾乎凡有華人的地方,都有人搶購口罩。中國大陸是全球口罩主要生產地,內地疫情嚴重,對口罩需求殷切,有內地口罩廠表示,一天24小時開工,日產量也只是40萬個,可是客戶每日的口罩需求,卻是每日數以千萬計。經營淘寶的阿里巴巴在春節前表示,他們正與92家口罩生產商攜手加強口罩供應,惟以這麼大型的生產網絡,當時估算亦只有4200萬個口罩庫存。醫療口罩本來是供給醫護和病人使用,現有產能規模能否滿足普羅大眾每天大量使用,存在很大疑問。
《星島日報》
紓口罩荒不容拖 政府須落重力
在確保來貨之後,政府應運用行政影響力,與大型連鎖店、零售業商會及藥房商會等商議,將絕大部分進口的口罩投放在零售市場,並定出限額發售的機制,讓市民可以公平地購得口罩,避免被投機者大量買入牟利。同時,政府與零售業界應協力發放銷售訊息,避免市民因資訊混亂而不知所措。
政府也應與內地有關部門緊密溝通,積極協調,倘若一些省市的口罩較充裕,可適量支援香港,稍紓供應短缺。
《經濟日報》
不再讓市民恐慌 港府做到嗎?
本港確診個案維持在10宗,但懷疑個案單日增加95宗,內地確診個案昨晚則已升至約8,127宗。港人憂慮大、醫護士氣低,港府除表示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市民安全,更有責任採取具體、到位的政策與措施,穩住市民與醫護信心,既發揮沙士時期齊心抗疫精神,並汲取沙士經驗,力爭在沒有人命損失下挺過疫潮。
《信報》
病從口入殃及全球 食野味須永久禁絕
我們大惑不解的是,為什麼疫情解除就可以恢復野生動物交易活動?為什麼禁令不是永久生效?上次是沙士慘災,這次是武漢肺炎,還不足以讓食野味的陋習從此在中國境內消失嗎?即使部分動物非吃不可,能否改為畜牧飼養?日本人早就知道河豚有毒,卻抵受不了其美味誘惑,遂發展出飼養方法,避免蘇軾名言「拚死吃河豚」的風險。野味之危,在於那個野字,若然變作畜牧飼養,病毒才是可防可控。
《文匯報》
加強口岸人流控制 切勿將防疫政治化
不論是經驗還是現實都表明,防疫不能情緒化、政治化,以免給防疫徒添非科學理性的干擾,而應該從嚴控風險的角度出發。政府已承諾密切留意局部封關後的情況,考慮進一步縮減兩地人流交往;政府還應加強與內地口岸檢疫部門的合作,採用更先進、嚴謹的手段和技術做好出入境防疫,既有利提升防疫效果、保障內地和本港民眾的健康安全,也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南華早報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Rich can learn from poor show by pair at treasured Beijing site
Social media users quickly pointed out that even visiting state leaders and foreign dignitaries are not granted this privilege. The fiasco was widely reported in countries as far as the United States, New Zealand and Japan. With the site marking its 600th anniversary, such publicity could not be more damaging.
The national outcry involving the nouveau riche is not the first of its kind. The case of Guo Meimei, who flaunted her wealth on social media and falsely claimed to be an executive of a subsidiary of China’s Red Cross in 2011, has inevitably coloured the perception of mainland Chinese. The phenomenon of the rich and famous showing off their extravagant lifestyles is not unique to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