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亂港軸心:何君堯、葉劉、林鄭
此時此刻,白衣暴徒仍有可能發動類似元朗那樣的襲擊,何君堯之流的言行更會助長他們的氣燄,陷市民及社會於重大危險中。何君堯、葉劉,快快閉上你們的「毒舌」,不要再為暴徒及「無警時分」護航了。林鄭月娥,不要再抗拒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了,否則局勢將不可收拾。
《東方日報》
洩私隱無人問責 談保障只是笑話
事實上,私隱署形同虛設,在今次反修例風暴中暴露無遺。君不見,港府高官、建制派議員及警員的相片、個人資料、住址電話皆被放上網,甚至以大字報形式貼通街,私隱署除了軟弱無力地說句可能違法,至今有何作為?連高官、立法者和執法者都自身難保,保護市民私隱又從何談起?甚至乎,網民肆意將不同政見者起底批鬥,侵犯他人私隱還視之為正義,難怪有人說,不到香港,不知文革還在搞。
《明報》
國防白皮書駁威脅論 反分裂鬥爭成為焦點
中美角力激烈,華府不斷操作「台灣牌」,為台獨張目,白皮書反映中方不會坐視,堅決維護領土和主權完整。早前中聯辦主任王志民談到香港局勢,亦有批評香港有極少數人「挾洋自重亂中取利」,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則說絕不容忍任何外部勢力插手香港事務,「奉勸(美國)收回在香港伸出的黑手」。「黑手」是很嚴重指控,突顯北京認為有足夠材料顯示,香港已成為美國向中方索要利益的一張牌。「挾洋自重」、「黑手」等強硬措辭,令人擔心香港會全面成為中美對抗博弈之地,香港繁榮穩定將蒙上不確定因素。
《星島日報》
地價略下挫 反映經濟堪憂
旅遊、零售、餐飲等行業,都是人手密集的行業,僱員人數眾多,要是風波持續並蔓延至不同地區,生意難做,或者有助促成鋪租回落,但是更令人關注的是對員工收入和就業的衝擊,以及對內部消費的影響。到時就算樓價下跌,市民都會因為收入減少而更難置業。
《經濟日報》
重建治安聲譽 關鍵防周六遊行失控
憂慮並非無的放矢,從新界民情來看,認為示威者來元朗示威,是對新界人公然挑釁。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已公開警告,若警方對遊行發出不反對通知書,一切後果由警方負責。周六會否不但重演多區遊行過後警民衝突,還可能爆發新界鄉民與示威者間衝突,甚或大規模無差別襲擊、街頭血戰。警方暫未批出不反對通知書的申請,一方面面對鄉委會警告,但可能亦顧慮到若不批出,屆時不再有既定遊行路綫,參與者各師各法,場面會否更混亂,警方更難有效控制人群,維持治安。
《信報》
兩角度看英國變局 硬脫歐風險被低估
歐盟內部的樂觀派有兩個基本假設:
一、作為保守黨脫歐陣營的領軍人物,由約翰遜挑起重擔,在國會推銷只經微調的脫歐方案,說服力遠非任何溫和派政客可比。沿此路進,新英揆登位後可望大玩變臉,逐步淡化「壞孩子」的強硬言詞。
二、約翰遜奪位之心路人皆見,唐寧街十號鑰匙終於落在他手上,硬脫歐若意味新相在位日子不長,約翰遜便有足夠誘因設法避免英國在無協議狀況下脫歐。
如意算盤是否打得響,除了取決於約翰遜政府未來三個月向歐盟提出什麼具體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能否說服歐盟領袖,脫歐妥協方案可在英國國會取得大多數支持。以歐盟一再強調早已為各種情境作好準備的架勢,約翰遜若重蹈文翠珊覆轍,即使席未坐暖便馬不停蹄走訪布魯塞爾,結果恐怕都是浪費時間。
《大公報》
向玩殘香港的極端勢力說不!
上次國際社會向香港發旅警已是十六年前,當時是沙士疫情肆虐,人心惶惶。這足以證明,亂港勢力比沙士病毒更加可怕,比傳播沙士的老鼠更加可惡,眼下的香港「正在瘟疫流行時」,對經濟的破壞立竿見影,程度之重恐怕超乎人們的想像。
《文匯報》
停批「光復元朗」遊行 對市民生命對香港安定負責
香港不能再亂,以暴力衝擊為結果的所謂遊行示威必須停下來,是目前全港市民最強烈、最急切的訴求。只有停止對抗衝突,才能避免加劇仇恨撕裂,香港才有機會逐步恢復元氣,重建和諧安全的社會氣氛。
《南華早報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Controversy follows Li Peng to his grave
Li’s last word on June 4 was in a 2004 memoir that said any challenge to the official verdict should be seen as an attempt to divide the party. But 15 years later it remains a dark chapter in China’s history from which it is yet to fully emerge. Until the verdict is revised, to many people it remains a stain on Li’s rec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