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新傳學生看樹仁樹仁同學作品編輯推介

在明報打拼半生 張景寧:用照片說故事

張景寧,前《明報》圖片編輯,於新聞界打滾數十年,數年前毅然退休。他原本讀紡織出身,因為偶然的機會,成為了文字記者,投身新聞界。張景寜因工作關係接觸到攝影,從此對攝影產生濃厚興趣,期後更轉為攝影記者。1988年間,張景寧眼看自己的作品再無突破,為自我增值到英國進修新聞攝影,修讀視覺傳達、圖像設計等學科。回港後,被各新聞機構邀請加入擔任圖片編輯,兜兜轉轉,最後加入了《明報》直至退休。然而,張景寧對新聞攝影的熱誠沒有因此熄滅。他抱著傳承新聞工作專業的理念,在香港樹仁大學擔任新聞攝影課導師。

攝影的意義

張景寧認為自己對影像的喜愛非如一般「影相發燒友」,而是視影像為一個講故事的媒體。他認為,拍一張相十分容易,只要有手機就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可是,讓照片充滿內容並非易事。他指出,拍出一張「好相」要懂得三件事:「點樣影張相」、「睇張相」及「用張相」。他認為,運用影像講故事比起文字來得更容易和有效果。因此,新聞攝影的意義是透過相片向觀眾講故事、呈現出事實的真相,並非單純影「靚」相。

攝記是賦予照片意義而非記錄之用。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即使位高權重 亦非一帆風順

張景寧作為圖片編輯,對每一張相都有「話事權」,例如選擇使用哪張相,相片的大小,怎樣分配不同的人去影不同的相等。雖然每天工作長達十多小時,但他仍倍感滿足。當問及他在工作時是否遇過挫折,他淡然表示工作不會事事順心。他憶述自己2010年在《明報》任職圖片編輯時,《明報》曾因一張相片被《東方日報》起訴誹謗。他記得,該宗案件是史上第一件因新聞照片而告上法庭的案件,訴訟期更長達數年,引起社會莫大的關注。最終《明報》一方被終審法院裁定敗訴,需賠償十多萬予《東方日報》。張景寧指出,那次事件是他從事多年新聞工作最心痛的經歷。他又表示,事件帶給自己最大的教訓和提醒是對工作的「準確」及自己的敏感度不足。

做新聞最緊要有心

張景寧表示,想成為一個新聞工作者,其實最重要的是有「心」(即對工作的熱誠)。他指出,若自身對新聞有興趣,自然會追求更好。他認為,年輕人對新聞沒有興趣的話不要入行。因為不只是「打份工」那樣簡單,沒興趣會十分辛苦。張景寧叮囑,新聞工作者要時刻保持一顆熾熱的心,拍攝具價值的照片,而非一味迎合市場。記者並非一份「筍工」,要用心去做,方為一位盡責的記者。

記者的專業是無價

外界經常認為新聞工作者必須要堅守專業。張景寧回應,新聞工作者的專業是令資訊變得有價值。他指出,記者的工作門檻低,只有一部手提電話便可以進行記者工作、直播和記錄等,但能否讓資訊「附加增值」,正是新聞工作者與一般人的分別。他認為,只會平鋪直敘講述事情發展的文章和資訊均屬價值低。張景寧舉例指,大眾願意花$12閱讀《信報》林行止的一篇文章,正正是林行止的專業令資訊變得有價值。張景寧認為,一則有價值的資訊更能節省大眾接收準確訊息的時間。專業的新聞工作者會用智慧撰寫文章和攝影,而這份專業卻是無價。

專業的攝記使新聞更有價值(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教學的感悟與期許

張景寧認為,教學最大的得著是與學生分享。他表示,自己在新聞界遇到很多樹仁大學出身的同事,對樹仁大學有着一份特別的情意結。他認為,樹仁大學出身的新聞工作者「捱得」、「打得」、「砌得」。他慨嘆現今學生的水平每況愈下,認為學生未體會到激烈的職場競爭、未能「撻著」(自動自覺將工作做好)和學會感恩。身爲老師,他最大的收穫是學生能透過自己的分享而有所改變,目睹他們「撻著」的一刻,成爲「捱得」、「打得」、「砌得」的新聞工作者。這亦是他對教育的展望。張景寧盼望每位學生都能珍惜學習的機會。

採訪團隊:
劉玉佩、林焯熹、江可愉
王子晴、邵靖喬、鍾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