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吳克儉的「勇敢」與「軟弱」

早前教育局網站的文章指廣東話為「一種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引來網民非議,局方迅速收回文章,並「深表歉意」,這番道歉頗引起部分「愛國」人士不滿。繼日前大公報關昭專欄質問教育局「道歉什麼」後,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迺強也在該報撰文,矛頭直指教育局長吳克儉。

劉不但批評吳在廣東話風波中「急著道歉」,還翻舊帳指他保證不追究講授「佔中」的教師,以及形容國教教材「偏頗」,顯示他「知識貧乏、水平低劣」,而且「立場有問題」,嚴重影響特區政府有效管治。他又指「病態本土主義」會將任何文化議題轉變為政治議題,不能掉以輕心、隨便讓步。

年前國教風波中,吳克儉躲在政務司長林鄭月娥身後的弱雞形象深入人心,但他在「愛國」人士眼中同樣軟弱,因為他無法貫徹「愛國任務」,隨便讓步,令中央失望。

讀完劉迺強的鴻文,你或會慶幸香港有個如此「軟弱」的教育局長,不過換個角度看,吳在「愛國」人士的不滿聲中仍作出會得罪他們的言論和決定,也許應說是「勇敢」而非軟弱吧。當然,特區政府沒有市民的選票授權,合法性成疑,遇到大眾非議便縮手,也是正常現象;要在民意與「愛國」陣營之間作平衡,始終不是易事。

最近真普聯委託港大民研計劃所做的民調,發現支持無篩選普選的人,竟較支持有篩選的人少;香港市民似乎還未知驚,將來「小圈子」提名、交由市民普選,選來選去都是會替中央「辦事」的特首,將來特區政府有了市民的選票做後盾,無論執行中央任務或自律地與內地「融合」,都少了顧忌,到時的教育局長,恐怕就不會像吳克儉那麼「軟弱」了。

《香港評說》 馬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