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0萬人在公投中投票,使原先只屬「概念股」的佔中運動,變身為具實力的「業績股」。假如今天七一遊行再有數以十萬計市民參與,特首和高官即使繼續「扮」淡定,私下也一定如芒在背,坐立不安。
有人問:公投之後,泛民要如何向北京爭取真普選?人們卻忽略:向北京爭取真普選,其實是特區政府該做的事。
負責政改的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對公投的回應無疑令人失望,她強調:「不能因政治考慮而偏離法律,政府不能提出『於法不合』的政改方案」,意味公民提名於法不合。
政改方案固然須「合法」,但同樣重要的,是不能「於『理』不合」。這次公投有69.2萬人認為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若不符國際標準,立法會應予否決,佔投票率88%,明顯反映市民無法接受有政治篩選的不合理普選方案。
儘管梁振英強調沒有所謂國際標準的普選制度,但任何明理的人,都知道一個無法讓選民作出真正選擇的制度,只會是假民主、假選舉,於理不合,縱使符合基本法,也無法為文明社會接受。
公投結果不僅是泛民爭取普選的籌碼,也是特區政府替港人爭取普選的籌碼。政改「談判」原本就應該是政府的職責,而非泛民的義務,這角色有必要清晰界定,重新出發。當局不能把北京已一錘定音、於理不合的方案塞給港人,便馬虎了事,浪費了港人的籌碼;負責任的政府,必須提出能為多數市民接受的合理方案,並遊說北京同意。
林鄭是港人公僕,也曾是港人信任的高官,如果她積極替港人爭取合理方案,但最終失敗,市民只會感恩,不會怪她;假如她只想做中共傀儡,勸她不如快點辭職,不要因為「出賣港人」而毀了清譽。
《港人講事》/馬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