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地球這一邊經常有“去美元化”的呼聲,例如2011年4月海南三亞舉行的金磚國家第三屆峰會,金磚國家銀行合作機制成員簽署《金磚國家銀行合作機制金融合作框架協議》,不少腦子發熱的評論就說這是「金磚國家共同邁出去美元化的第一步」。現在有些金磚國家因為經濟情況丕變致含金量暴跌,但這並沒有卻去美元化的興頭,今年10月,新加坡宣佈未來星元可與人民幣直接交易,加上中國與印尼﹑與澳洲及南韓簽署換匯協議,於是又有評論認為這是亞洲正在去美元化。
美國除了美元被人企圖“去勢”之外,現在連英文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香港南華早報早前根據一項調查報告指出,在54個非英語系的國家中,香港的英語水平排名只是25位,比起上一次的調查跌了13個名次,亞洲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英文水平,都比香港強,這對一個自詡為國際大都會的城市而言,實在丟人之極。報導分析,這是香港“大陸化”的必然現象。
英文甚至在大陸,最近也不再那麼吃香了。華爾街日報日前引述英文中國日報指出,大陸人學習英文最高峰時達到4億之譜,但現在卻越來越多人發現英文其實對本身的前途並不重要,在香港的一位英語教育顧問格拉多爾說,英語目前在大陸的地位,可能已經面臨一個轉捩點,其中一個因素就是大陸很多著名的大學,都不再把英文列為獨立招生的必考科目,上個月北京市還建議在主要的公開考試中,降低英文成績的比率。
去美元化、去英文化,再下去,恐怕就是去美國化了。美國今天還能稱霸國際的,剩下的就只有荷李活和高科技等軟實力玩意,但現在越來越多的荷李活電影爲了票房,都加入中國元素,到中國取景,天王級的大明星還因為王健林大手筆的邀請費,不辭勞苦到青島為這位中國首富站臺,荷李活大概也早晚不保了。至於現在大陸國產手機如小米、華為、中興之流,都大有要跟蘋果谷歌叫板之勢,美國的軟實力再軟下去,總有一天會萎靡不振的。
毛澤東當年提出超英趕美口號,想不到今天不但趕過了頭,甚至還能“去”掉英美,只是貪官們都把錢把家人放在美國,萬一老美真的被去掉,天下之大恐怕無處藏身了。
《媚眼看世界》 沈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