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後香港傳媒環境一直經歷溫水煮蛙的轉變過程。這裡少一點,那裡少一點,市民不易察覺,但新聞自由和編採自主就在公眾的眼底下逐漸流走。
明報是比較特殊的媒體,儘管近年該報某些報導或處理新聞的手法曾受外界質疑,而且在中文大學的媒體調查中亦失落了「公信第一」的位置,但基本上,在多數市民眼中,明報仍是今天香港少數未有偏向某方政治勢力的中立報章,因此當該報突然傳出要撤換總編輯時,外界反應也較大,彷彿傳媒的「最後防線」已在坍塌邊緣,如果連明報都守不住,香港媒體恐怕就要全線「淪陷」了。
這些年來,傳媒的溫水煮蛙過程大概有三個步驟:一、傳媒機構由親北京的集團或金主收購;二、編輯部主管由具內地背景或政治立場較保守的人士出任;三、新聞編採加強自我審查,減少對北京或特區政府不利的報導和評論。
明報正在經歷上述第二個步驟。管理層一直未公布新總編輯是何方神聖,只透露由一位馬來西亞人空降接任,據傳正是明報老闆、「拿督」張曉卿的親信鍾天祥。此君對香港的熟悉程度受人質疑,而且與大陸傳媒關係密切。當年大馬南洋商報被馬華公會強行收購,然後轉手售予張曉卿,也是由鍾天祥出任該報執行董事,事件被當地傳媒人視為「報殤」。現在明報是否「照辦煮碗」,由原班人馬來為當權者服務,備受關注。
明報位置特殊,是香港傳媒的「馬其諾防線」,不容有失。該報大多數員工已聯署聲明,要求管理層盡快開會交代撤換總編輯原因,並承諾編採方針不變。香港市民也應與明報員工共同守護,以防香港新聞環境最終變成了馬來西亞的複製品。
《香港評說》 馬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