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選戰大學校園徵文比賽生活文藝欄

借台灣的時代力量看香港的青年新政 (新聞評論參賽作品)

文:任希揚/155178

台灣立委選舉中,焦點除了放在民進黨全面執政,更落在新興政黨-時代力量中。在短短一年間,便由地區組織躍升為第三大政黨,並在立法院中佔了五席,比親民黨還要多。這新興政黨究竟有何力量可以左這短時間內,吸納支持,並在立委中「大勝」?香港的新興政黨,例如青年新政,新退黨同盟等等的政黨如何借鑑,在9月的立法會中可以奇兵突襲將支持換成議席?

時代力量是太陽花學運後的新興政黨,以年輕人為骨幹,有部分更是政治素人。但他們巧妙地和綠營溝通,獲得民進黨的支持,蔡英文更為數名時代力量的參選人站台,而且也在同區的選舉中開路,不派人參選。當時的站台口號是「總統票投民進黨,立委票投時代」,可見當時兩黨可說是有共識地互相利用。兩黨都運用支持在不同戰場上互相幫助,從而兩黨都在各自的戰場上獲利。蔡英文曾說「時代力量是新一代的代言人,要把聲音帶進立委,不單只留在街頭。」民進黨的讓路策略當然有風險,畢竟,時代力量是泛綠的政黨,但在理念上大同但小異。時代力量的領導人物在當選後都直言「不是民進黨的附庸,更不是選來當橡皮圖章。」可見民進黨和時代力量雖是好友,但也並非在所有方向一致。這合作的關係雖有風險,但總體來說是互利的,因為兩黨的立場接近,互相幫助下,各取所需,能夠互相吸納更夠的支持者和選票。

反觀香港,雨傘運動後,激活了不少的年輕人投入政治。青年新政正正是最佳例子,因為理念相近而聚集,並從制度化的參與中獲得話語權。但在區議會中為何只有一席勝出?在新界東補選一事上也被傳統民主派阻撓?區議會只有鄺葆賢勝出,大熱落選的游蕙禎只差三百票便當選。與時代力量不同,傳統民主派並沒有為他們站台,如果事成,可能選舉結果會有所不同。新界東補選一事上更可笑,青年新政希望派人參選,便主動找公民黨溝通,但卻遭人白眼,以不同的理由拖延,最後因時間倉促而擱置計劃。這兩件事中,可見傳統一派並不承認新興一派,也不願和新興一派溝通。但事實擺在眼前,年輕一代對傳統的民主派怨氣不少,如果依舊按照現時的方向,傳統民主派在立法會選舉也不會有好處。相反,如果借鑑台灣兩黨的合作,互相支持和利用,對雙方都有好處,也不會在選區上重疊,增加競爭,兩敗俱傷,最後漁人得利。

總結來說,面對9月的立法會選舉,傳統和新興政黨應該借鑑台灣的兩黨合作,加強溝通和合作,增加互信,才可以在選舉中獲得最佳的結果。否則,只會兩敗俱傷,讓建制派從中得益,令香港的前途再增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