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編輯推介

亞太經合組織能源工作組4個專家小組聯合會議
首次在香港舉行

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能源工作組4個專家小組聯合會議,於本月8日至11日首次在香港舉行。

4個專家小組分別是:能源數據及分析專家小組、能源效益及節能專家小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技術專家小組、潔淨化石能源專家小組。

與專家小組聯合會議同時舉行的,包括提升發電能源效率工作坊,及第8屆Oil and Gas Security Network (OGSN) 論壇。

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能源工作組4個專家小組聯合會議出席者合照。

政府發言人表示,來自18個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經濟體,及3個國際組織共100多名專家及代表出席,聚首一堂,就能源安全、潔淨能源、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益、能源數據及分析、可持續發展等議題分享和交流經驗。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及機電工程署署長潘國英,分別於會議上致詞,介紹香港在能源領域的最新發展。

謝展寰表示,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的能源消耗量,約佔全球60%。隨着各成員經濟體全速發展經濟及城市化,區內能源需求及碳排放將持續增加,因此必須加快綠色能源轉型,減輕氣候變化風險,並確保能源安全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謝展寰又指出,香港致力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並在2035年前停止使用煤炭發電。香港正積極落實各項減碳措施,包括規劃新基礎設施增加接收鄰近地區的零碳電力、提升建築物能源效益、發展綠色運輸、推動氫能發展等,以達致綠色和可持續的未來。

根據2021年發表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25》,碳中和是指個別地方或機構在一定時間內,通過取代傳統化石能源、節約能源、綠色出行、惜物減廢、植樹和造林、以及購買可再生能源證書和碳交易等,以減緩或抵消自身活動所產生的碳排放,達至相對「零碳排放」。這有助限制碳濃度和全球氣溫升幅,減低氣候變化造成的風險和破壞。

潘國英在會議上分享了香港在能源方面的發展,又強調各成員經濟體須保持緊密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

主圖片: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右)在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能源工作組4個專家小組聯合會議致歡迎詞。

主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