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3年的多功能智慧燈柱試驗計劃在上月底展開,首階段在啟德承啟道和觀塘市中心已有50支智慧燈柱啟用。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表示,整個試驗計劃項目花費約2億7200萬元,將分階段推出不同應用程式,其中交通快拍、氣象數據和空氣質素會首先向公眾發放。
資科辦稱, 基於有市民對燈柱部分應用可能涉及私隱的關注,當局會待更廣泛諮詢及社會有共識後,才啟用攝影機收集車牌號碼計算各類別車輛使用道路數量、監察非法傾倒建築廢物黑點,以及運輸署藍牙交通探測器功能。
資科辦指, 燈柱上的攝影機只會對着及拍攝公眾地方,所有已安裝攝影鏡頭的燈柱,都會貼上「攝影機運作中 收集城市數據」的中英雙語貼紙。資科辦強調,智慧燈柱的攝影機無人臉識別功能,拍攝到的影像不會傳送到第三方作人臉識別應用。
智慧燈柱的智能裝置包括有交通探測器和全景攝影機,以及氣象感應器及空氣質素感應器等,收集氣象、空氣質素及交通快拍情況,加強城市及交通管理。而已啟用的50支燈柱中,只有其中兩支的鏡頭啟動了「交通快拍」功能,所拍攝的影像在燈柱內進行處理,降低解像度後傳送至資料一線通作開放數據,其後會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