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學生會刊物《學苑》於2016年發表《香港青年時代宣言》,宣揚港獨。同年,以港獨為主張的香港民族黨成立。隨著不少本土派抬頭,「自決」、「獨立」等主張遍地開花,相信是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始料不及。自97回歸,港人雖人心惶惶,但普遍有頗強的中國民族意識,並未至於要求「脫中立國」,當時有關言論甚至被形容為奇談怪論。港獨言論鬧得熱烘烘,就港獨是否可行,非本文重點,筆者亦不作評論。但綜觀香港歷史,當中是否有因素證明香港的獨立性?
筆者認為有,主要因素有兩個。
首先,於歷史方面,香港與中國的人民思想和管治存在差別。香港一直被視為一個逃離中國的避難所,自1949年中共建國,不少人為逃避戰火,前往香港,成為香港當時的主要人口。開埠後,香港衍生出一種獨有的管治方式,兩地的經濟發展和生活走上截然不同的路。在70年代金融投機經濟快速增長,香港一向奉行的資本主義取得繁榮成果,功利主義成為一種證明「成功」的意識型態。中國政府反而要向香港學習,引入香港人才,技術及資金。兩地政策不同所帶來的不同結果,反映出香港的獨立性。八十年代的本土意識也是以經濟為重心,形成一種自信的「大香港主義」,視大陸人為文化相對落後的「他者」。當時,有不少港人運送家電,食物到內地,「接濟」親友,可見兩地的差別。另一方面,香港對於民族亦有另一種看法。他們很多時熱愛的只是中國文化,並非盲目服從中國執政者。以一九二五年香港為聲援上海反帝愛國運動,導致大規模罷工作為例,當時香港已經有華人精英察覺到大罷工為共產主義者的陰謀,於是積極阻止,可見香港人有個人主張,並不事事跟從中國步伐。從歷史上看,香港人的愛國主義,始終強調港中區隔以及維護本土利益。
第二,於文化方面,香港有其特色。練乙錚曾引用斯大林對民族的定義撰文,指香港已滿足一個民族的必要條件。筆者以其中一個條件語言為例。隨著中國用普通話為母語,廣東話漸漸成為香港獨有語言。港人極力保存這種語言,當中以普教中的爭議最大。廣東話與普通話除了發音不同,同一意思的事物亦有不同說法,例如廣東話中的「雪糕」,普通話稱為「冰淇淋」。另外,香港使用繁體字,內地使用簡體字,除了是外型不同,更反映背後的價值觀。又舉一例,同一套電影,同樣是翻譯為中文,但中港兩地的名字截然不同,如電影《Iron Man》,香港翻譯作《鐵甲奇俠》,但內地卻直譯為《鋼鐵人》,明顯前者的翻譯更為生動吸引,反映語言差異對翻譯文化的影響。
上述提及了不少香港有別於中國的因素,但港獨能否實行,如開首所言,筆者不評論,但是對於中央的最終立場,或許可以從1987年鄧小平一段講話中略知一二。「干預,首先是香港行政機關要干預不一定要大陸的駐軍出動」,但如有大動亂,「總得要干預」。相信信息顯而易見,亦是我們正看到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