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生活文藝欄社會議題

不必高估佔領對區選影響

區議會選舉曲終人散,今屆47%的投票率創下歷來新高,不少評論現象認為與去年佔領有關,普遍認為佔領運動令年輕人政治覺醒,所謂「首投族」似乎成為一股強大力量。然而,佔領行動對區選的影響似乎被高佔了。

選舉事務處在今年7月公布臨時選民登記冊,今年比去年的登記人數多18萬,但30歲以下選民只多了6%,最多人登記的反而是66-70歲組別,增幅高達18%,姑勿論長者登記的增幅是否與「種票」有關,但「年輕人政治覺醒」一說確有嚴重誇張之嫌:「覺醒」的年輕人,遠不及長者多。到底佔領行動是否有如此巨大威力令人覺醒?我有保留,但絕不能否定,「黃絲帶」因佔領增長的同時,「藍絲帶」也有增長。

無論如何,市民求變的心無容置疑,否則何俊仁、馮檢基、鍾樹根等也不會「意外」下馬——說是「意外」,但既然本來對「首投族」的威力已有一定想像,任何人下馬也難以說是「意外」。溫和民主派路線早而備受質疑,鍾樹根過去又少受真正挑戰,落選的原因其實有跡可尋。

政治素人參政成為焦點,但所謂「傘後團體」當選其實只有9人,而且選區分散,對舊有政治版圖的影響微乎其微,惟個別當選者帶來的衝擊仍不容忽視,特別是在2010年立法會補選狙擊長毛成名的陳國強。這位綽號「新東爆seed王」的公司董事,完全無懼將政治議題帶入區議會選舉,結果擊敗在該區8年的民建聯楊文銳。個人非常期待,他能如何在區議會抗衡舊勢力,甚至改革區議會性質,不再只是負責在地區上少修少補,而是達到地區議政。

未知是否受某些傳媒影響,香港人似乎都高估了佔領行動的威力。在下不是要全盤否定佔領行動,但看去年不少人對警察恨之入骨,今年卻又繼續投考警察。一年下來,雨傘革命除了打碎泛民和學生的光環,還有剩下了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