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p欄伴談浮生生活文藝欄觀點

【伴談浮生】Peculiar:古怪的、特有的=特權?

文:奪命書生

「某個體特有的異常的精神體驗,在某些人心目中有特權位置。」

為何有些人會認同吸食毒品呢?我跟朋友討論這話題時,得知吸毒不僅僅是一個純粹物質上癮的生理現象,反倒是(認同)吸毒的人希望從吸毒中,獲得一般生活以外感受的途徑。甚至有人到巴西,吸食一種會引發休克的毒品,追求更強烈、通曉天地的感覺。朋友說這是一種宗教感覺,那人更自稱看穿了易經及聖經中的共通點,世界就一下子通透了!我實在無語,只好接受這樣的主觀說法,但也不禁問:「佛陀、耶穌等宗教代表人物,不是強調人要受困厄、甘願為他人受苦及犧牲?而非單純的個人神秘經驗嗎?」

上述(認同)吸毒者不是簡單地以「人以群分」的方式聚集,反而各自推崇以一種社會的禁忌行為,即吸毒,達至宗教式的神秘精神體驗。無論如何,吸毒的體驗就只可屬於那個體,他人根本無法以此活動一同分享感受。只限個體的體驗,竟成為凝聚的力量,即如文首的那句總結(簡單而言:古怪的、特有的=特權?)。奇怪的是,為何一些人會因特定個體經驗而聚集呢?深入討論前,先從peculiar這英文單字講起。

Peculiar,可作為形容詞和名詞使用。作形容詞時,可譯作:特有的(「只一個人,群組或事物的特性」)或異常的(「有別於平常的或正常的」)。作名詞時,譯作特權(「在一般管轄權中被豁免的東西:教會或教區在它所在的領土上,從普通人的管轄中獲得豁免」)。Peculiar的字源及歷史發展可以進一步揭示為何一群班人推崇某個體精神體驗的情況。它的拉丁文字源是peculiaris,作形容詞用,解作「私人擁有的」(privately owned)或「特別的」(special)。而字頭的pecu-在部分拉丁文及英文單字中都有著與「金錢」的關係。到現代,peculiar從它的拉丁文祖宗,借來的不是「金錢」,而是「私人的」含義。此後,它開始指涉「一些只被特定個體,群組或事物擁有的特質」(即段首的翻譯)。或由於某些人或物「特有的」特質過於獨特(一般人無法理解或感受?),結果導致peculiar多了一重「異常的」、「奇特的」(odd)及「好奇的」(curious)意思。

「私人的」意味在歷史的流程一路發展,不止改變了peculiar,甚至影響人的聚集方式。今時今日,人類社會的存在被某些社會學家形容為充斥著「不安定、不確定、不安全」的情緒。人之所以聚集,並非如社會契約論家描述的自然狀態狀況、因人不能獨自生存而群居,也不是因宗教、民族英雄故事等的後設敍事將人囊括其中。

所謂後現代的個人,可能希望個人的情緒能與別人的產生共鳴,這樣的個人需要產生出情緒群體。Peculiar也同樣地變得「私人」化,將僅屬個體的經驗,提升到一般人之上。當中最稀有、最強烈、最難得的個人經驗,被冠上特有的異常的之名,成為其他個體追求情緒共鳴的標竿。雖然眾人因此向同一方向聚集、說著同樣的語言、想著同樣又僅屬某個人的故事,但人為的只是自己情緒上的滿足,而非為他人或共同利益;特有的異常的經驗,在人心目中擁有特權,「私人」化推動人以情緒聚集。

在個人需要下,大概只能稱情緒共鳴的群眾為「人們」或「總體」(aggregation),而非「結社」(association)。群眾的核心是「個人」,並非「共同體」,為公共謀利益。以「私人」化、peculiar方式組織公眾行動,難怪發展到一段時間,總會無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