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打破一個慣例:學生飯堂唔好食!」
民以食為天,返工返學,臨近中午,未開飯就先興奮。假如置身鬧市,開飯總有大量食肆可選。但身處北角半山,樹仁大學校舍內只有三間食肆,其中一間更是連鎖咖啡店,換言之想有暖飯落肚,其實只有兩間選擇。(當然唔計走去對面街的賽西湖商場,而「好味程度」更屬後話。)
樹仁最接近地面而有飯供應的食肆,位於宿舍文康大樓一樓。
中午最旺場,入店前往取菜位,總見有個男人,外表略似「西人」,雙目炯炯有神;幫手端菜、氣定神閒領軍,他是主宰慧翠道「飢餓人龍」的Donka老闆Jeffrey。
本身在中環旺區經營食肆的Jeffrey,去年走上寶馬山開業,全因一名樹仁新傳系女學生。Jeffrey憶述該學生為自己的食肆當兼職時,分享飯堂食物質素大小事,然後遊說他接棒一試。該學生竟願意代為主理計劃書,向校方入標後又成功過關。經過一輪大裝修,耳目一新的「文康飯堂」從此起步。
三年合約,現已步入中期,Jeffrey坦言生意只是「打個和」。原來經營學生飯堂,並非如外間片面所見,有固定潛在客群就有穩定收入,只要計啱數,每個月就「袋袋平安」。
Jeffrey回憶初時拍板「上山」,身邊朋友都指學校飯堂「好難做」,偏偏自己好勝心強,好想打破「學生飯堂唔好食」的慣例。可是,後來才發現生意額出事,歸根究柢,「顧客習慣」就是關鍵位。
他承認「計漏數」,指的是「大客仔」學生群,他們就像家中孩子一樣,即使吃慣家母烹調的美味餸菜,間中都有厭倦的一刻。然後,他們一可以選擇對面馬路的賽西湖商場,二可搭車落北角、銅鑼灣,總之有新鮮感才最重要。至於留下來的忠誠食客,就是大學教職員,奈何數量不多,收入自然大受影響。
變陣,似乎在所難免,問題是如何變? Jeffrey自問食材新鮮、定價合理,加一點新意,念頭就由老闆自身需要而起:好想飲家庭靚湯。
湯水,是Jeffrey的至愛,因為家中少「湯水」,能夠在長時間工作的地方整湯水,反而可以自補不足。原盅燉湯,例如冬蟲草煲螺肉,每盅盛惠近七十元。新湯試打,生意出奇地好,初期每日十多盅可輕鬆售罄,主要客源除了「識嘆」、有經濟能力的教職員,原來學校宿生亦「識貨」,特別會在晚市來掃貨。市場的需要告訴Jeffrey,原來「湯水」在不同年齡層一樣重要。
然而,在人生路上,不一定每個階段都要講錢。樹仁不是Jeffrey手中唯一食店,當然蝕本生意無人想做,但他設法尋求回本之餘,其實想在校內賣一顆心:凡事不馬虎。自問已做到最好,「過得自己過得人」,最後一關來自同學、學校,三年合約屆滿在即,一切交由市場決定。
採訪、剪接:黃欣婷、郭嘉莉、盧巧霖
【話・事・人】由香港的小人物說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