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年前的今天,世界首枚郵票「黑便士」於英國正式生效,為各郵政制度的一大變革。
郵票的出現源於郵資的徵收對象的改變,由收信人支付轉為發件人的「預付」,降低郵資費用,收費變得簡便,書信互通因而變得普及。簡化郵政服務的概念,早在1836年已由奧地利人向政府提出。不過,直到19世紀早期時,英國對郵政進行改革,才開始出現接近現代的郵政服務。
郵票倡導者羅蘭·希爾於1837年2月22日出版了一本名為《郵政改革—重要性與現實性》的書,主張取消郵件免費特權,在英國本土郵件重量只要低於0.6安士一律只收1便士的改革方案,並且由寄件人預付郵資。當中提到以一種印刷精美的郵政用品來預付郵資,引起當時社會的廣泛討論。
1839年7月22日,希爾的郵政改革在下議會通過,其後更獲得維多利亞女王通過,方案決定自1840年1月10日正式實行。1840年3月,首批郵票的240個郵票模版製作完成。同年5月1日,世界首枚郵票正式發行,5月6日生效。
這枚歷史性的郵票因其面值1便士且用黑色油墨印刷,收藏家稱之為「黑便士」。該郵票圖幅為19 毫米 × 23 毫米,無銘記,無齒孔,有背膠,有小皇冠水印。票面上是維多利亞女王15歲時的頭像,希爾認為這樣不容易被偽造。
黑便士總計印刷了68,808,000枚,但現在已為數不多,目前唯一的整版黑便士存放於大英博物館。
參考資料
- Wikipedia
- History of British stamps
- “邮票”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