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隨筆編輯推介觀點

【教學隨筆】 謝霆鋒與林日曦

【教學隨筆】一個「宋大姐」集結「老總房」以經驗啓發學子之欄目。


謝霆鋒

《謝霆鋒與林日曦》  宋淑慧

每學期都會講人物評論
會先叫同學思考:你覺得有何人物值得評論?
決定了針對對象後
可用借物說理手法帶出這人物的高貴品格
或用借事說理手法及比較手法等說明其品格

然之後分析此人物形象和言行等
概括其性格特徵說明其品質

也可借助相關的其他人、事、物作論據來描寫來烘托此人
最後歸納有何值得褒貶及借鑒的要素……..

例如會以謝霆鋒作例子:
可以寫得他是完人—-成功的企業家、閃耀的明星、孝順的兒子………
但為父為夫為老板又如何?

因此選材論證其道德品質、性格特徵很重要
要求寫得有說服力

看看同學怎寫爭議性人物林日曦
有說服力嗎?


林日曦早年接受新傳網專訪


反其道行正事    傳媒界就需要林日曦

英諺有云:「You are what you wear」,看一個人穿著如何便能對其性格略知一二。「毛記葵涌」(1716)創辦人林日曦即使著到「官仔骨骨」,卻沒有大老闆的氣派,全身散發出一股「廢青」味。然而這位又「頹」又「虧」的「腦細」,卻在短短幾年間,將一間蚊型公司推上港交所主板上市。不得不說,林日曦就如許多年輕人一樣,生活很「頹廢」,但林日曦之所以成為今日的林日曦,皆因此人活得頹廢,思想卻很精緻。

互聯網瞬息萬變,古人教我們要「以不變應萬變」,林日曦則「以萬變應萬變」。讀設計出身,做過填詞、作家,後來創立《黑紙》,成立《100毛》,再到今天的毛記電視和毛記葵涌,看似一步步計劃好「成功之路」,每兩、三年事業起一次變化;看似不安於現狀,喜愛追求變化和新事物,而事實卻沒想像般的冠冕堂皇,林日曦曾說「很難接受這個年代有計劃,因為世界變得太快。」隨著社會變化而變化,順應時勢改變公司的經營策略,令毛記慢慢做大。一切都不在他計劃之內,亦不能有計劃。

年輕人做事喜愛三分鐘熱度,「以萬變應萬變」法則再合適不過,卻偏偏只有林日曦能夠脫穎而出。歸根究底,還是林日曦有着獨特的個人魅力。「毛記葵涌」上市前夕,他在Facebook帖文指自己是「Loser」,又藉此鼓勵:「畀人睇死,係呢個世界最爽嘅一件事,因為當別人忙於取笑你批評你嘅時候,你就可以爭取時間繼續努力做好自己。」說白了就是做一隻「打不死的小強」。

互聯網新世界就是顛覆、淘汰、取代舊世界,林日曦很早便意識到這一點,並朝著顛覆進發。當所有網媒想盡辦法透過Facebook吸引讀者到自己的網站,增加點擊率,毛記卻反其道而行,拼盡全力「谷Facebook人氣」,結果不但在Facebook成功「呃like」,還大大推高毛記網站的點擊率和廣告量。成功非僥倖,林日曦拒絕跟大隊的背後,有自己的一套想法,與其主導讀者,不如先讓讀者主導,了解讀者的喜好後反過來主導他們。

在網絡與手機盛世的時代,似乎大家都覺得內容應該是免費的,不應該像昔日般(即紙媒主導年代)是付費的。經營網媒,不能單靠發布新聞,而要為內容賦予新的價值,才有生存空間。 《100毛》憑二次創作、諷刺、惡搞贏得年輕人歡心,相反嚴肅認真的媒體卻沒有得到尊重和回報,實在令人唏噓。二次創作和新聞之間仿佛有着世紀大矛盾,傳統媒體直斥毛記電視的內容低俗、荼毒青少年。誠言,當大眾娛樂至上的時候,社會只能無可避免地沉淪。但讀者不看毛記,就代表他們會專注於嚴肅媒體的用心之作嗎?

林日曦擅長二次創作,歌詞改到出神入化,內容搞笑同時亦不忘談談社會百態,觀眾之所以受落,皆因香港人一直有苦中作樂的特質,即使香港政制發展停滯不前,年輕人無法向上游,卻能從痛苦中找到笑料,形成一種自我安慰。他曾說毛記成立的目的是搞笑,希望把開心及幽默帶給香港人。讀者要看懂毛記的「抽水」,就很難不接觸時事,這何嘗不是在顛覆年輕人閱讀的習慣呢?

社會需要嚴肅媒體的認真和批判思維,需要毛記的幽默排解港人的怨氣,更需要林日曦的萬變思維,為生活創造更多可能。


林日曦的新式獅子山精神

100毛上市,「腦細」林日曦並沒有親自上場,反而派出神情呆滯的「專家Dickson」,拿著iPad穿著老牛惡搞Steve Jobs,貫徹「毒男」風格,輕力地敲鑼,與一般上市公司,如2015年金嗓子(6896)董事長江佩珍意氣風發的畫面大相逕庭。事後專家Dickson接受訪問,從頭到尾還是打著「愛情投資專家」的旗號,以戲謔的方式回答一眾記者問題。有記者甚至按捺不住,問了一句「你哋公司會唔會有其他人,講到實際啲嘅嘢?」如此不正常的做法,換著是別的公司,相信早已演變成公關災難。但如此不正常的做法,不就正正很正常地按著林日曦的風格走嗎?對於林日曦,外界評價兩極,不少人直斥其幼稚、沒內涵。但現今網絡發達,網媒遍地開花,為什麼偏偏100毛仍能取得網民支持,由尊貴的蔣議員口中的「就釘嘅雜誌仔」,發展成今天的上市公司?從林日曦的身上,或許能看出一點玄機。

首先,無論是社交媒體上所發表的文章或留言、他著作上寫著「文學災難」等字眼的書本簡介,還是他一直戲稱自己為「廢青」、「虧佬」、「腦細」、「loser」的習慣,也不難看出林日曦愛以自嘲為樂的性格特質。就以其3月16日於網上發佈的二千字上市感言為例,他解釋把公司名為「毛記葵涌」,原因是大公司多以環球、國際等作尾,他認為以地區名作字尾,符合公司的小型規模。另外,他又強調自己對金融股票一無所知,上市事宜很多也交由搭檔(萬華媒體)負責。他又將自己的成就歸為自己「死好命」的結果。話雖如此,難道他真的認為自己書本是文學災難?毛記公司由一開始只有數名員工,到現時的數十名,規模難道不是快速地擴大嗎?據上市文件,毛記截至2017年3月31日的財政年度,收入達9,522.8萬元,純利按年飆升61.9%至3,626.3萬元。林日曦難道又真的是「loser」嗎?上市這麼大的事,有可能真的全交給搭檔負責嗎?如果他真的那麼不著緊上市一事,為何要把上市感言設為臉書中的置頂帖子?一切也只是林日曦的謙詞。自嘲,是建立在自信加謙卑的基礎之上。一個自大的人心高氣傲,不願取笑自己;相反,一個人如若妄自匪薄,則不敢取笑自己。林日曦為作家及填詞人出身,從他的文字理解他為人也合理不過。他的文字正證明了,他是自信而不失謙卑的人。

除了對自己謙卑,對別人心存感恩、愛稱讚別人也是他的行事作風。林日曦的感言中,特別提及和感謝人生中的兩位恩師「林夕和俞琤」。事實上,林日曦早在多次訪問中特意提起這兩個名字。林日曦是林夕的徒弟,2007年發表第一首填詞作品時與林夕一起擇字起名,自此「林日曦」便成為他的筆名。他在專訪中提到,最欣賞林夕的毅力,稱讚他填詞即使改到第八稿,還堅持繼續追求再寫得更好。另一方面,林日曦不只一次在報導提到俞琤的身教,稱讚她沒有因為他的魯莽或是初級的職位而拒諸他於門外,更經常親力親為,與他一起「度橋」,更直言俞琤不易放棄、精益求精的精神對他很大影響。在2016年「毛記電視第一屆十大勁曲金曲分獎典禮」中,俞琤更獲頒發「大紫荊分獎」,作為當晚的壓軸環節。他更親自擔任頒獎嘉賓,突顯俞琤在他心中的地位。可見林日曦即使未能在商台大展拳腳,離巢後成功上位,亦無忘俞琤昔日對他的恩。

對上,他飲水思源;對下,他亦心存感激。每一次100毛所辦的大大小小活動,包括年宵、書展、之前的「分獎典禮」,他也習慣發一大篇長文,逐一感謝當中涉及的員工。不是每一位創作人或藝人也這樣上心,特意發文,逐一點名感謝背後團隊。例如,他曾對外高調稱讚「東方昇」對表演的熱情、「利君牙」聰明伶俐、「黃慘盈」待人有禮等等。難怪一眾毛記主播亦有反過來,在訪問中盛讚林日曦為一名好老闆。利君牙表示,有次收到林日曦臉書上給的心心圖案,因此雀躍萬分,形容「他應該是一個細心的人,而且重視別人的感受,見到員工努力就會鼓勵。」雖然曾有前員工向外披露,公司OT沒有補水,還說「毛記年賺幾千萬都沒有補水,我覺得有啲不合理。」但報導中該名前員工同時亦有表示「辦公室成個氣氛很Casual,腦細很和善,沒有架子,可以吹水。」可見林日曦的管理風格與一般企業不同,採取西方主張自由、彈性的管理方針。這亦反映林日曦待人和藹,員工對他評價頗高,而且一般亦對公司有歸屬感。

最重要的是,林日曦的經歷反映出香港新一代,與別不同的拼搏精神。林日曦當年會考只得7分,入讀IVE設計系,但第二年便輟了學。輟學後,他並沒有白過日子。當時21歲的他用了整整一年時間閉關修煉,留在家中改寫流行曲的歌詞,又不斷向唱片公司自薦,最終成功為電影主題曲《東京鐵塔下gulugulu》填詞,自此當上填詞人。更鮮為人知的是,同一時間,他迫使自己不斷閱讀書籍、觀看電影,他在專訪中表示,那一年他看了超過300齣電影,可見他在創作之路花了不少心力和時間,並不如他現時所說的「死好命」。

外間一直有人批評,100毛沒營養、荼毒青少年,但100毛本來就不是如新聞媒體般,以提供資訊為目的。關於100毛的成立目的,林日曦以前曾說「港人生活壓力大到好似坐監,我們將枱底的無聊事拿出來講,認真地反覆改到最搞笑才出街,希望大家笑完,心境都後生啲。」可見林日曦創辦100毛,目的主要還是娛樂大眾(entertain),而不是為提供資訊(inform)。如果說現時青少年不看新聞,只看100毛,這的確是可悲的現象。但是,這該是誰之責?如果問為何林日曦要做這些創作影響青少年,倒不如問為何青少年就只受100毛影響。昔日100毛還未存在之時,青少年看漫畫、聽電台、看電視,難不成那些製作人、畫家全都應被責罵嗎?流行文化從古到今也是媚俗的,因為流行文化面向的不只是知識分子,而是普羅大眾。很多人也會有不想動腦、只想笑一笑的時刻,而100毛正正為這些人提供了精神食糧。筆者認為,最健康的情況,當然是青少年既能從新聞中認真思考,又能從100毛等網媒中得到歡樂。但如果事情的發展結果,是青少年只愛看100毛,罪名亦不應加在林日曦身上,因為起碼林日曦成立100毛的出發點也是好的。

「我地大家用艱辛努力寫下那不朽香江名句」昔日的獅子山精神,強調港人為理想努力奔馳,認真、拼命的去過生活。現在有3名80後青年,當初毅然放棄工作,各自只用八千元,辦了當年的《黑紙》,經過《100毛》、《毛記電視》,一路走到曾一度失敗但最終亦成功上市的「毛記葵涌」,每人各持市值4.9億元的股份。他們憑著對創作的熱誠,同樣地只用自己雙手和腦袋,不用靠父幹便能成功打出一片江山,這樣不算是新版的獅子山精神嗎?只是「認真」的拼搏精神,在現今這個不正常的社會中,已變得不合時宜。林日曦的拼搏精神,便是將認真隱藏在他不認真的樣貌之下,然後繼續認真地做不認真的事。

總評:

選材佳

資料豐富

部分論據冗長可濃縮

個人觀點有新意

意見具說服力————如:只是「認真」的拼搏精神,在現今這個不正常的社會中,已變得不合時宜。林日曦的拼搏精神,便是將認真隱藏在他不認真的樣貌之下,然後還繼續認真地做不認真的事。———-不過,底子裡還是「認真」的拼搏精神才有今天的林日曦吧!

由此及彼過渡理想,能解說新版的獅子山精神

文章主旨清晰,有觀點,但結構可改善—太長

題目符內容—文對題

★宋淑慧
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高級講師
前《星島日報》、《星島晚報》總編輯

➜➜ 80.90後角度睇新聞諗生活 ,點擊新傳網!
➜➜➜ 重溫! 劉德華獲樹仁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
➜➜➜➜ 新傳網專訪林日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