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同事傳來一則《星島日報》「每日雜誌」報道:
城大校董會主席:感謝同事謹守崗位
筆者提供圖片
然之後問大家:不是「緊守」嗎?
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的教授栽培了香港那麼多中文科老師,以上問題應該難不倒他們,但我就不敢放肆隨意作回應……
先查啞老師:台灣教育部字典—
謹慎、小心的遵守。如:「謹守訓示」、「謹守諾言」。
緊守:嚴密的把守。
《三國演義》第一○回:「只理會緊守關防,由他搦戰,並不出迎。」
百度—-
緊指嚴密程度
謹指態度恭謹
即緊守和謹守有區別了
不過,看同一份報紙二月五日的新聞:
醫專指罷工影響抗疫 籲緊守崗位!?
究竟應緊守崗位還是謹守崗位?看來同一報的編輯都未統一。
筆者提供圖片
教育局長楊潤雄較早前向全港學校校長和教師發信,感謝教育工作者「緊守崗位」,同心守護學生。這搞教育的首領該不會用錯字吧?
可惜在網海查找,又發現2017年《經濟日報》一篇報道:
警隊一哥教中文 「謹守」還是「緊守」崗位?
筆者提供圖片
報道指有網民懷疑,一哥信中所提到的「謹守崗位」,應寫為「緊守崗位」,到底兩者有何分別呢?
記者和編輯雖從事文字工作,但難自詡是中文專家,所以訪問相關學者解疑釋結最可靠—
報道引述遵理學校中文科導師林溢欣指出,「緊守」和「謹守」一詞幾乎互通,但就崗位而言,用「謹守」較為合適。
林解釋,「謹守」一詞有小心、謹慎的意思,故「謹守崗位」一詞正確。
至於「緊守」一詞,通常用於一個實體地方,正如《三國演義》中的「關防」,亦與重要的財物有關;而「崗位」則較虛,因此用「緊守」反而不太正確。
林溢欣舉例,若在「反國教」集會中,呼籲警方緊守一道閘,情況就和《三國演義》的「關防」類近,就可以用「緊守」;但若表示小心翼翼地工作,用「謹守」較適合。
其他中文系的老師可同意否?
好奇一問:任職的崗位是虛不是實的嗎?態度謹慎信守崗位規條,或嚴密地把守崗位零出錯好像都說得通……
而在媒體工作那麼多年的經驗,肯定無論你寫「緊守崗位」和「謹守崗位」仍有讀者質疑用錯字……,誰是倉頡可一錘定音?
宋淑慧
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高級講師
資深傳媒人
Related

劉進圖恢復到《明報》上班,說過去5個月同
In "事件簿"

《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今在立法會恢復二讀,大批示威者早上衝出龍和道,成功佔據多條行車路。香港警察員佐級協會主席林志偉今早向前線警員發信,呼籲所有前線警員要緊守崗位,竭力守護香港安全穩定。 林志偉在信件中形容,「暴力衝擊事件」導致公眾秩序嚴重入損、交通受阻、政府及金鐘一帶市民無法正常工作。他強調香港警察不懼怕暴徒的挑戰,「我們容忍、我們克制,但不代表我們容許不法分子公然踐踏香港法治」,我們容忍、我們克制,但不代表我們容許不法分子公然踐踏香港法治,我們更不容許暴徒以暴力要脅政府和國家。」 林志偉表示,警察是「政治中立,更不是政治工具。因此一切必須依從法理執行」,呼籲警員在危難之際,務必團結一致,緊守崗位。
In "社會新聞"

社交網站Facebook專頁「BeWater HK」發文,轉載來自政府44個部門、合共235名公務員致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行政會議成員、司局長等的公開信,並以7月24日拍攝的職員證明文件作為證據。信中內容強烈要求政府回應民間的五大訴求,包括完全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追究警察開槍鎮壓、促請林鄭月娥、鄭若驊、李家超及盧偉聰等官員問責下台。同時要求成立由大法官主持,有廣泛公信力的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方處理自6月9日以來的衝突手法。 社交網站Facebook專頁「BeWater HK」圖片 另外,政府人員協會、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同學會、香港公務員總工會聯合發表聲明,呼籲公務員必須緊守崗位,全力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和警隊依法執法,堅持政治中立。在星期三,入境處、海關、消防、懲教署和飛行服務隊的首長發表聲明,嚴厲譴責近日發生的連串暴力行為,重申各紀律部隊將一如既往,緊守崗位,團結一致,堅定不移支持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有效施政,竭盡所能維護香港法治。 https://youtu.be/WqEY0WhY9Yk 【香港緊張100小時】100小時內,先後有「守護香港集會」、「西環催淚彈清場」、「元朗白衣人西鐵站施襲」、「何君堯議員辦公室及祖墳遭破壞」,《新傳網》特別製作一分鐘短片,為大家重溫重要時刻,靜待局勢發展。
In "社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