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儂牆」在全港各區如雨後春筍,一張張彩色的便利貼仿如花瓣一樣,承載香港人的心聲,貼在磚牆上,貼在隧道裡,貼在天橋上。有些地區的連儂牆就如曇花一現,尚未開出最燦爛的花朵便已經在一夜之間遭人清理乾淨;也有些連儂牆如生命力旺盛的小草一般,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連儂牆被拆了,沒關係,我們還有2.0,還有3.0。其中一個生命力旺盛的代表,屬梅窩碼頭的連儂牆。
家住深水埗,梅窩屬於一個和我風馬牛不相及的地區,是一個我在香港居住了十多年,亦不會主動踏足的角落。十八區連儂牆運動令梅窩這個地方首次進入我的眼簾,才令我發現原來在遠離金鐘這個政治漩渦中心的安靜小島,也有一群年輕人心繫香港,想要為香港出一份力,在自己的地區建起了連儂牆。
抗爭往往伴隨著撕裂,然而在「反送中」的抗爭運動中,連儂牆卻擔任了聯繫的角色。梅窩連儂牆發起人阿怡說,在建立連儂牆的過程中,感到強烈「Connect」的氣氛。
阿怡在梅窩土生土長,和梅窩的原居民十分熟稔。她表示第一天出來建連儂牆,有一半人都是不認識的,有些陌生的臉孔可能是最近半年才搬來居住,驚嘆他們竟對梅窩有強烈歸屬感。
和阿怡傾談的過程中,她說原居民傾向「盲撐」政府或對政治冷感。但即便如此,梅窩仍有不少外來人士在島上居住,中和了梅窩「政治深紅」的色彩。居住在梅窩的外國人都比較能接納不同的意見,覺得政府在處理《逃犯條例》修訂的事宜有不足的地方。在建立連儂牆的過程中,支持建制派的梅窩居民亦願意和年輕人心平氣和地傾談,這種能和建制派共存的現象,既讓阿怡覺得意外,也讓我覺得驚喜。
連儂牆是我覺得在這場抗爭運動中,最溫柔的一種抗爭方式。它既是承載市民訴求和心聲的小舟,亦同樣是包容百家爭鳴的花海。它在亂世中激活了香港人的創意,也聯繫了每一個香港人。
撰文:曾藹豪
採訪、攝製:曾藹豪 李珈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