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樊曉璁 ︳
要追求人生的成功和完滿,有人會選擇為事業打拼,有人會為了舒適的生活而不停工作,而曾佩娟則選擇了義務工作。
20多年來,義務工作已成為她生命的一部分。近年,她更出任義務工作發展局副主席,將全副心思放在義務工作上,她希望的只是讓自己的生命和生活破碎的人,變得完滿。
一次跌倒成助人動力
曾佩娟對義工的熱誠和真心,源於20多年前一次交通意外。她當時身在加拿大,一家人坐私家車時發生了車禍,哥哥和姐姐因而離世。「當時真的十分無助,其他弟妹傷得很重,母親又昏迷了要做手術。情緒真的跌落谷底,不知如何是好。」那一刻,現實狠狠打沉她的生命,黑暗籠罩着她。但在黯淡無光的時候,一群參與義務工作的朋友成了她的曙光,曾佩娟的義工人生由此展開。透過幫助別人,她知道自己不是孤單一個,而是有一群相同經歷的人,或者遭遇比她更悽慘的人,可以一起面對。她很快治癒了心中的創傷,積極地面對人生。
曾佩娟重回人生正軌後,繼續她在市場推廣和活動策劃方面的工作,並在工餘時參與義務工作。之後,她認識了義工局的鍾媛梵,遂在1995年加入義工局成為會員,開始半條腿踏進義務工作「職場」。她當時的想法是希望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有意義的事情。
她憶述第一次為義工局當義工,是到兒童之家照顧被寄養的兒童。「主要是和小朋友玩遊戲,帶他們遊船河,讓他們可以愉快地玩耍。服務過後,發覺原來好開心。」她愉快地說。
當時正值義工局成立25周年,鍾媛梵問她有沒有興趣做25周年活動的召集人。基於她熟悉大型活動運作,又剛開始營運製作公司,並感到這一工作有意義,便答允下來。曾佩娟笑言「自此就返唔到轉頭 」。不久她又接受鍾媛梵另一個邀請,出任義工局的義務社區關係主任。
對曾佩娟來說,愛上義工並不是停留在工作層面上。日常生活中,她一有機會就會跟朋友推廣做義工的重要性。身為人母,她亦會帶女兒去一起做義工,教導女兒助人的態度,學習從別人的角度去進行思考。
被邀加入董事局
曾佩娟出任義務社區關係主任不久,便有董事邀請她加入董事局。她估計是因為自己意見多多,經常提出不同的想法。「平常做義工都是聽指令行動,但我就喜歡完成基本工作後,順道做其餘的工作,甚至提出建議。」
曾佩娟坦言起初不太想出任董事,因為不再是動手動腳去做,參與的模式變成了需要管理,以及為不同範圍的工作做決策。但董事們察覺到她有經營製作公司的經驗,而且有領導才能和主動決策的性格,故對她多幾番遊說,最後,她在2000年加入董事局,並在2003年擔任籌募及推廣委員會主席。2017年,她成為義工局副主席。而在義工局工作,並沒有額外收入。
曾佩娟認為加入董事局不等於自己比較強,只是每個人有各自獨特的長處,可以互相取長補短。比如她擅長公關製作、有創意,便可以在籌款活動發揮所長,能夠搞噱頭和聯絡其他藝人。
曾佩娟認為,策劃義工服務要有滿腦子的想法,但更重要的是腳踏實地,不能花巧和天馬行空;如果實行出來的結果差,那麼有再好的想法也沒有用。義工服務最重要的地方,是讓別人感受到自己的真誠,這樣才能打動大眾。要讓公眾看見受助對象的需要,他們才會心甘情願地支持義務工作。
她記起一位朋友籌款的經歷,提醒她真誠的可貴和重要。「他是雙腿殘疾的,當天為自己的基金上台籌款,但舞台沒有斜道,而臨時建好的斜台又太斜。我問他,你要上台豈不是十分辛苦,要一步一步拿拐杖。朋友竟對我說,每一步愈辛苦,就可以籌募得愈多錢,幫助更多的人。」她聽到這句話後,頓時說不出話來,心裏只有佩服二字。這句話令她至今仍記住,原來要讓人看見自己的辛酸和軟弱,才能讓別人明白服務對象的感受。
義工讓人成長
曾佩娟與義務工作的邂逅,不只是從失意開始,原來早在她中一的時候已經當過義工。當時是她第一次當義工,跟隨修女和老師去護老院探望婆婆。她本以為可以服侍婆婆,誰知這個職責留給了高中同學,低年級同學需要去清潔士多房和廁所。「以為可以為婆婆餵食卻去了抹塵,又要被清潔姨姨揶揄,說自己嬌生慣養不懂做家務。」
以往天真的義工初哥如今成長了,在義工局工作20多年,讓曾佩娟知道當時自己也是幫助了婆婆。護老院的姑娘不用清潔士多房,壓力少了,對婆婆的態度會變得開懷和友善。而照顧婆婆的人手無形中也充裕了,最終受惠都是婆婆。做義工,不一定直接為服務對象做事,才能令對象受惠;有時候,間接地幫助受惠對象,也是可以的。她直言,做義工是令自身慢慢成長的過程。
當了義工這麼長時間,曾佩娟在義務工作裏面帶走的不只是滿足感,且是完滿和無憾。在幾年前一次訪問中,她被問到,離開人世時,會有什麼人會站在自己的棺材旁邊。這個問題令她思索到義工在她生命中的真意。「未做義工之前,可能只是自己親密的朋友目送自己離開。但參與義工之後,會知道有更多受惠的人送別。他們會認得,我是個善良的人,曾經幫助過他們……我不是要求別人記住自己,但起碼有人會記住自己所做的事。」
曾佩娟說自己是個「優質義工」,落足心力對待每個人和每件事,而做義工使她沒有浪費人生。但她又認為自己只是個渺小的普通人,低調地做應該做的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行義20多年,說短不短,讓曾佩娟堅持下去的是那分施比受更為有福的心。義務工作在她失意時縫合了她的傷口,也完滿了她的人生。「一世都做不完的工,就是義工。」她開玩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