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小品文章生活文藝欄觀影感言

《葉問3》:家與武

電影《葉問3》純以一部商業之作品公映,但電影之編劇和導演似乎在光影之間說明著某個個人想法或概念,但其是否足以誘發我們思考。

《葉問3》作為黃百鳴和葉偉信合作之葉問系列第三集,若以技術而言,其處理是不錯的,但電影情節和腳本之處理,或見更理想之手法。電影作為一種娛樂之形式,還是以達至娛樂目的為首要功能,可是,電影若擬有所提升,則必然達至某種主題思想,至少表達出一種個人之看法,如果我們把其作為某種學問來思考的話,其或許包括知識論、生存、道德;若然針對道德和價值觀之說明,《葉問3》似乎打著某種主題思想,其作者論之想法是肯定的,內容處理亦見豐富,作品尚能有所啓發,但卻沒法達至完整且合理的道德和價值之陳述,這亦是流行電影中在兼顧觀眾和作者之間的距離,亦可能是流行電影與非電影在傳達主之差異所在。

《葉問3》仍然由黃百鳴監製,葉偉信導演,編劇則是黃子桓;至於演員當然是葉問主角甄子丹(葉問),以及熊黛林(張永成),還有張晉(張天志)和譚耀文(馬鯨苼),以及是次賣點角色泰臣(費蘭奇)。故事以講述葉問在港生活之下半章為要,故事情節大致有三條主線,一線是葉問一家,以葉問和張志成的夫妻線為主,這一次比較上兩集有著更多情節及主題意義,熊黛林患病,葉問從旁照顧,並選擇暫時放棄「武術」云云。第二線則是費蘭奇和馬鯨苼之黑拳生意,他們擬擴大生意,打算奪取一所小學,結果跟葉問等起衝突;第三線則是張天志稱雄之路。若從某種後設之說明,筆者認為三線故事有著兩個主題之設定,一是正宗之意義,二是家之說明。

由張晉所飾演的張天志,學得一身本領,一直希望自創武館,獨當一面,出人頭地,但更重要者乃其深信自己所學才是正宗之詠春武學;至於葉問本身追求武學,但從來沒有門戶之見,沒有正宗與否,只有武學萬宗歸一之理念,但他更深明尊師重道其實更重要,也是武德的表現。我們從一幕有關梁家仁所演之田傲山,其跟電影中之不俏徒兒馬鯨苼口角,葉問質疑鯨苼之不敬的情節而有所觀察。針對門戶之見,其中一場李小龍拜師葉問之戲碼,李小龍先跟葉問試拳,葉問讚賞李小龍之拳快,但當遇上水,到底能擋還是不能擋,葉問話後停頓瞬間,然後開門,李小龍便自行離去。其後,他們再次相遇,李小龍又提問葉師父,為何當天不收己為徒;葉問說道:「你不能放下一般的想法,我開門,你便以為我請你離去。」笑著而終話。這扇門轉喻著葉問對門戶之看法,可見電影中之葉問並不拘泥於門戶之見。

然而,張天志從伊始便十分重視門戶,自設會館便掛上牌匾,題字「詠春正宗」;其後更以門戶正宗為名,挑戰葉問,結果葉問把他擊敗。張天志好夕也是一個漢子,認輸之餘也自毁「詠春正宗」之牌匾。這場戲碼亦是電影對正宗之立論。葉問武館有一張牌匾,題字「學無止境」,其跟張天成之「詠春正宗」,相映成趣。然而,葉問和張天成之對決,其前設之累積情節厚度不足,張天成作為最後一場大對決的戲碼要角,卻沒有具體且清晰之背景說明,沒法平衡葉問身份之厚度和意義。同時,張天成以拉車為業,其似乎決立以個人之努力,以資創立門戶,如斯氣度,但最後卻為了門戶,恃強凌弱,招招索命;然而,其最後敗手於葉問之下,卻欣然服輸,又顯得有點不合情節。到底張志成是一個甚麼樣的人物。

至於家之說明,如上述,本片有三條故事線,分別是葉問和妻子張志成、費蘭奇一家張天志與徒兒。三個家庭,作為父親,葉問、費蘭奇與張天志同樣疼愛兒子;作為丈夫,葉問和費蘭奇深愛著妻子。當中葉問自然是主線故事,妻子患病在床,葉問照顧有加,甚至為了妻子而放棄跟張天志比試之機會,一切以妻子先行。但妻子同樣地了解丈夫,深明丈夫醉心武學,但妻子作為一介女兒,自然打心底裡希望獲得丈夫的呵護,但往往於偶然又瞬間卻猛然醒覺,作為妻子也應該支持丈夫找到自己的理想;其在首集《葉問》中,葉問準備決戰日本軍官前夕,為了妻子安全便先行送她離開,但妻子要求護送友人把她送回決戰現場,因為當日無懼而跟你牽手同行,如今怎可因為顧慮而讓你孤身一人;因此無論生死安危,夫妻二人應該堅守同行,還自責自已出於自私,沒有讓丈夫盡情地一展抱負,只懂抱怨丈夫如何待得自己不夠好。如今第三集中,張志成的性格如一,同樣面對生和死,重病在身,生死邊緣,但丈夫待之體貼溫柔,忽然重新醒覺到丈夫其實屬於武學,還是叫喚他回到自已的舞台。至於兒子之論述,其作為家之組成及電影立論說明,則見諸兒子被綁架,葉問為救兒子不惜跪地救人。家,永遠先行。家是中國傳統哲理的核心概念,儒學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格言,電影中的葉問已達至修身,亦見齊家,在在說明著家之意義。
然而,該片中家之情節是豐富的,細節處理卻不夠完美和合情合理。費蘭奇愛妻愛兒,卻強奪一所小學,本文認為這個設定欠缺合理性,加上電影沒有說明一所小學為何成為目標,說明欠清晰;費蘭奇選擇了小學,那麼為何愛家的人卻又不理別人的家;或許虎毒不食兒,但費蘭奇好夕還是一位識英雄重英雄的人物,他跟葉問決戰,不分勝負,妻兒更在樓下待戰,說明他了解葉問是英雄,不會傷及妻兒。如是說明費蘭奇還是一位漢子,如是強奪一所小學之情節變得不合情理。

《葉問》系列從始至終仿佛說明一個武學和道德之故事;葉問首先是一位丈夫,有一個兒子,還有一個家;然後才是是一位武人,其從門戶、「學無止境」和武德可見,作者努力地建構著電影中葉問這一個武德兼備的人物。《葉問》首集中,葉問跟日本軍官決戰前夕,說明中國武術包含著儒家哲理,武德,仁也。其從始至終,《葉問》系列在在說明著一個武學和道德故事。
若見Damian Cox等提出電影哲理中道德和價值進路,《葉問3》之情節處理不算完美,但仍見作者對主題概念之設置及解說,見其缺憾也具爭議,但亦讓人再一次思考正宗和家的意義。其實葉問作為一種人物傳奇電影,其可以成為一種有趣的類型。若按巴贊所說明之類型電影之關鍵,乃其活力和永恆性。

這股葉問故事之系列,源於王家衛於1996年一次阿根庭之經歷,他看到李小龍之畫報書刊,想到李小龍的故事,其後在偶然下看到一段葉問晚年練習木人椿的片段,看到他停頓之半刻,好奇之為何事,他相信葉問乃「念念一忘必有回嚮有一口氣點一盞燈」。其後,他便啟動葉問故事的電影方案。可是,黃百鳴找來葉偉信,卻比之王家衛更快完成,手法比港式更港式,除了葉偉信所拍攝三集作品以外,也有邱禮濤之《葉問前傳》和《葉問:終極一戰》。所有葉問之作品當然以葉問這個人物為中心,但往往亦點題電影葉問中家之角度。其中王家衛之《一代宗師》,作為葉問「類型」起點,同樣以家為原概念,因為他相信葉問「念念一忘必有迴響有一口氣點一盞燈」,點燈者就是葉問的妻子張志成(宋慧喬演)。如今《葉問3》不過再一次回應這個家之議題,其又算不算是一種有趣的哲理思考?